当前,全球纺织服装行业正面临严峻的可持续发展挑战。联合国今年的国际零废物日特别聚焦该领域,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5年间,全球服装产量翻了一倍,但与此同时,纺织废料总量高达9200万吨——这意味着每秒都有装满一整辆垃圾车的衣服被焚烧或送往垃圾填埋场,更严峻的是,目前全球仅1%废旧衣物能转化为新服装,资源循环效率极低。这意味着资源浪费与环境压力愈发凸显。为此,国际社会普遍呼吁行业加快采用循环经济解决方案,从生产到回收全链条推动“零浪费”转型。
政策驱动与行业瓶颈:中国纺织业的转型“必答题”
在全球行动背景下,政策成为推动行业转型的“指挥棒”。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三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率达到25%,废旧纺织品再生纤维产量达到200万吨;到2030年,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率达到30%,废旧纺织品再生纤维产量达到300万吨。为行业绿色转型划定清晰目标。这不仅是对环境责任的承诺,更直指行业“线性生产”模式的根本弊端——从“粗放扩张”转向“闭环循环”,已不再是企业的“选择题”,而是必须作答的“生存题”。
然而,混纺废料(如涤棉、尼龙混纺等)的高效分离与回收一直是行业痛点:传统技术难以兼顾效率与纯度,成为制约回收率提升的关键瓶颈。如何将政策目标转化为可行路径?
HKRITA技术破局:混纺废料回收的“关键钥匙”
亚洲首个工业规模的Green Machine
作为香港政府创新科技署支持、香港理工大学承办的应用研发领军机构,HKRITA凭借两项核心技术为纺织服装企业提供了“破局之钥”:其Green Machine涤棉分离系统与尼龙纤维选择性回收技术,不仅填补了混纺废料高效回收的行业空白,更以“低能耗、高纯度、全产业链适配”的显著优势,成为纺织企业实现绿色转型的关键伙伴。对于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的中国纺织业而言,这样的技术创新堪称“及时雨”。在“双碳”目标与资源约束的双重压力下,技术已成为突破发展瓶颈的核心驱动力。通过这些技术,企业可将原本难以回收的混纺废料转化为高价值再生原料,既响应了政策要求,也为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技术动能。
核心技术解析:从废料到资源的“点石成金术”
HKRITA的两大技术秉承“高效、环保、经济”的核心理念,破解混纺废料回收难题:
Green Machine涤棉混纺分离回收技术
香港第一所Gr...
会员内容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