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特莱斯业态的快速发展,使很多消费者可以有更多机会接触,甚至以更低价格购买奢侈品,渠道大众化进一步加速奢侈品牌的大众化,这也加速了奢侈品牌本身的变革,像LV、Gucci等老牌奢侈品,门店改造升级,全面向高端生活方式进军,加大高端定制业务所占的比重,而一些轻奢品牌则变得越来越亲民,不仅价格不断下探,也成为奥特莱斯的常客,甚至打折常态化,让奢侈品、轻奢、高端时尚品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渠道的大众化变革正改变着整个奢侈品业态的发展方向。
奢侈品传统门店的改造升级2015年才刚刚起步,未来频率及规模还将加快。仅2015年上半年就有9家新开业的奥特莱斯,而下半年有22家奥特莱斯开业。每开业一家新奥特莱斯,招商部门总是想尽办法将Max Mara 、Coach、Michael Kors等大牌引进。
仲量联行中国地区战略顾问团队西安公司总监、中国地区零售领域专业负责人何乐晔告诉记者,近年来奥特莱斯业态的爆发式增长以及奢侈品在奥特莱斯渠道售销的增长,主要是因为中产阶层消费力在中国呈上升趋势,而奥特莱斯业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在于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折扣购买奢侈品的机会,“但是这种机会对于真正高净值人群没有意义,因为他们往往不差钱,追求的是购买的快捷和新品或限量品,而奥特莱斯销售的一般是过季的或基础款。”何乐晔说,这意味着奥特莱斯的大部分消费,是针对奢侈品的入门用户,即都市白领,中产阶层。
仅以北京为例,2015年6月,八达岭奥特莱斯开业。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对于这家最年轻的奥特莱斯,开业半年来人流、客流及提袋率都不错。如今北京拥有长阳奥莱、赛特奥莱、斯普瑞斯奥莱及这家新开业的八达岭奥莱,再加上位于东四环的燕莎奥莱,仅奥莱业态就有5家之多,每家奥莱都有一定量的奢侈品牌进驻。
除燕莎奥莱外,随后开业的奥特莱斯,距北京市中心开车都要将近一小时的路程,高速公路的过路费在10~15元不等。来这些近郊区奥特莱斯的消费者本身就有一定的消费欲望与需求,开车来,算上油费、过路费和时间成本,多数消费者的心态是不买点东西就亏了。这正是奥特莱斯销售直线增长的原因,并且奥特莱斯是一种折扣业态,多数产品售出不退换,且消费者也不会因为小小的不满意而大费周章地再跑来换货,因此奥特莱斯门店销售的意义远大于服务。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