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道县通过多项举措大力实施商标战略,发展、培育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品牌和富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全社会商标意识逐步增强,市场主体运用商标能力逐步提高,商标注册量稳步增长,商标保护环境明显改善,商标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有力促进了全县经济发展。
“‘十二五’期间,道县大力实施商标战略,加大商标品牌培育力度,实施企业商标‘扫零’工程,成效良好。五年来,全县申请商标注册563件,获准注册312件,有效注册商标从2010年末的182件增加到451件,全县拥有省著名商标从2010年的1件增加到6件(另有2件正在审核)。国家工商总局去年已经受理‘道州脐橙’地理标志商标注册申请,地理标志商标有望实现‘零’的突破。”2月17日,道县有关部门负责人向笔者介绍了道县“十二五”期间大力实施商标战略取得的成效。
为加强宣传,积极引导各类市场主体注册商标。道县通过举办商标知识讲座、成功企业宣讲、典型案例分析和组织专家研讨、参观学习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加大了对实施商标战略的宣传力度,使企业充分认识商标在市场竞争中的巨大作用,并增强了通过注册商标保护品牌的意识。进一步加强对商标的开发、包装、宣传和经营,努力提高商标信誉度和市场占有率。新闻媒体着力对重点企业和重点商标进行宣传,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从而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的氛围,为全面实施商标战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为健全制度,完善企业商标管理。道县制定了具体计划,鼓励和引导企业争创驰名、著名商标。帮助企业培养商标管理人才,督促和指导企业加强内部商标管理,健全制度,对商标的设计、申请、注册、印制、保管、使用、变更、转让、许可等一系列环节加以规范,并设专人管理。
相关链接:
商事制度改革实施两年多来,我国新登记企业数量屡创新高。改革降低了创业的制度成本,改善了我国的营商环境。原本在国家工商总局办理的企业注册和变更,90%以上都已下放到企业所在地。改革还降低了企业进入市场的门槛,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
在2月22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表示,我国实施商事制度改革两年多来,新登记企业数量屡创新高,2015年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1.2万户,比2014年提升20%,远高于改革之前的6900家,特别是通过一址多照、一照多址、商务秘书公司、电商集群注册等改革举措,促进了众创空间、创客工场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推动我国进入创业创新的繁荣阶段。
过去,设立一家企业需要先办理各种许可证,再申请营业执照,程序十分复杂,有的企业三五个月也办不下来。据张茅介绍,作为商事制度改革的重要部分,“先照后证”改革将152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调整或明确为后置审批事项,取消了40项,只保留34项,大部分的行政审批从事前改到事后。
2015年,国务院又决定在上海自贸区试点“证照分离”,进一步深化“先照后证”改革。证照分离就是把企业主体资格和经营资格相互分离,进一步简化事前审批和事后审批,有些改为备案制,有些改为承诺制。
与此同时,国家工商总局也主动下放权力。过去在工商总局注册的企业将近2000家,尤其是央企,都必须在总局注册。商事制度改革以后,原本在总局办理的注册和变更,90%以上都已下放到企业所在地。“下放工作还要继续进行,在工商总局注册的企业基本上都要下放到地方。”张茅说。
“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则着眼于工商注册便利化,把过去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和组织机构代码证合成一个营业执照,使用一个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过去企业要跑3个部门,现在只要跑工商部门登记就可以了,极大地节省了企业的注册成本。截至2015年12月底,全国累计核发“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新营业执照350.9万张。
改革降低了创业的制度成本,改善了我国的营商环境。根据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显示,商事制度改革这两年,中国营商环境排名每年提升6位,目前在189个经济体中排名第84位。去年上半年中国科协组织了第三方评估,显示2015年商事制度改革推动GDP增长0.4%。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