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入店小心谨慎的中国买手们已变为国外商场的“座上宾”。一张橱窗上悬挂“欢迎中国买手光临”的照片日前引发跨境电商行业内热议,伴随近两年国内跨境电商的高速发展以及国内消费力的崛起,潇洒出入全球各地中高端商场的海外华人买手们开始备受追捧。买曾碧波表示,洋码头平台上的海外买手会在平台的运营团队组织下定期开展售前的选品、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培训;在物流端,为买手提供高效服务;售后上也为有需要做客服咨询、售后退换货的买手提供相应服务。
身居美国的海外买手Cindy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表示,如今的美国商场对于中国买手不再抵触或歧视,相反,买手们大多都是商场的VIP客人,会拿到不小的折扣。“当然,新阶段的买手也需要更多的技巧,也早已经摆脱收到用户订单再去商场采购的老模式。”Cindy在2012年正式成为跨境电商平台洋码头的一名买手,在她看来,买手与传统代购相比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代购作为海外商品与消费者之前的桥梁,只是简单赚取中间的利润差价,而买手则更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职业买手则需要较强的选品能力,在时间较短的限价折扣时,也能感知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消费需求变化”。
Cindy所描述的买手模式在不少跨境业内人士看来已经属于跨境贸易商的角色,买手们不仅能依靠稳定的供货渠道销售市场上热销的主流海外商品,而且通过买手们在跨境电商平台聚集大量粉丝形成的效应,甚至可以成为国外不少小众时尚品牌的独家代理销售渠道,但这样的买手仅靠一人之力无法实现,越来越多的买手已经拥有自己的团队,包括选品、采购、发货、售后、服务等环节都已经较为规模化和专业化。
据悉,Cindy在洋码头平台的LoveChloe店铺目前在国外拥有专门负责采购的买手,有负责客服的人员,同时还有负责打包、送货的员工。“一般情况下,海外买手的工作从选品备货开始,用户下单,工作人员将商品包装好,通过洋码头旗下的贝海国际物流,基本上可以实现次日发货,保证用户拥有海外购物零时差的体验,”Cindy说。
买手角色崛起背后的原因在于跨境电商的发展,更在于国内消费升级。数据显示,去年,国内网购用户中跨境网购用户的占比达22.7%,较2014年的13.6%提高了9.1%。伴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跨境消费主力人群崛起,跨境网购的消费需求被业内普遍看好。需求的稳定增长,更多个性化的消费需求逐渐显现,易观智库此前公布的2014年海淘商品品类分布数据显示,服饰鞋包的消费占比最高约35%,其次是奶粉、化妆品、3C电子产品、奢侈品,分列2-5位。
不过,受益于2014年7月跨境电商试点城市及海关总署的《第56号(关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出境货物、物品有关监管事宜的公告)》政策落地,新兴的保税进口模式依旧未能摆脱同质化竞争困局,而类似洋码头等买手制的跨境电商平台的诞生,大大缓解了国内消费者对国外个性化非标准化商品的需求压力。
洋码头创始人兼CEO曾碧波介绍,平台上目前聚集了2万多名来自全球44个国家和地区的买手,为国内近4000万消费者提供了丰富多元化的海外商品,曾碧波介绍,“我们平台统计的数据显示,平台上的部分买手拥有名牌大学博士、研究生等高学历,他们是随着中国整体的消费升级而延伸出来的一批人,对市场变化敏感度高,有更好的能力去做选品及整个团队的商业化运营”。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