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轻工业正处在动力转换、方式转变、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和攻坚期,轻工业下行的压力仍在持续,新增动力不足,矛盾风险增多。但轻工业面对经济新常态,不断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努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轻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工业的21%,位居各工业行业之首。利润总额占全国工业总量的23.5%,利润增速高出全国工业平均水平的近10个百分点。全行业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26.3%,我国轻工产品出口到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家具、家电、皮革出口占国际市场近40%的份额。
“十二五”期间,轻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出口额年均增长分别为11.8%、15%、10.97%,均高于全国工业的增速。轻工行业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机器替代人工的项目发展迅速,智能制造、互联网应用、工艺设计和轻工产业的融合发展取得积极的成果。电子商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快。“十二五”节能减排的目标全面完成,轻工业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进一步加大。
目前我国是轻工制造大国,综合经济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轻工大而不强的问题很突出,我国轻工行业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品档次不高,质量事件时有发生,还缺乏国际上有影响力大型跨国公司和品牌。
此外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不是很顺畅,还没有真正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因此通过增加品种,提升品质,创品牌,瞄准国际高端制造业进行创新开拓,提升轻工创新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在产业链的中高端取得提升和突破,是实现轻工由大变强的必由之路。
步正发表示,轻工业百强企业在经济下行过程中,对行业稳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为轻工业转型升级做出了突出贡献。百强企业创新的新思路、新成就、新业态在轻工行业产生了巨大的示范效应,引领带动一大批中小企业的结构调整和协同发展。
据了解,2015年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平均主营业务收入234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企业从2011年的29家增加到2015年的48家,其中4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0亿元。2015年百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分别占全国轻工业的10.2%和12.2%。百强综合排名第一的海尔集团2015年全球营业额1887亿元,利润180亿元,同比增长20%.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