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纺织机械市场充满挑战性,但公司2018年的纺机业务依然实现稳步提升,纺机产品销售额较2017年增加18%,出口业务占比达到20%,创近年新高,非洲、南美、东南亚等海外市场拓展顺利。”在总结公司2018年经营情况时,海宁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缪朝晖这样说道。
缪朝晖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海宁纺机转产纺织机械主业的第40个年头。如今,海宁纺机已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具备年产3000多台(套)设备和器材的生产能力,拥有六大系列100多个品种的主导产品,“山山”牌纺织后整理加工装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这家老牌纺织装备企业,正从容自信地向前发展。
需求旺盛订单稳定
后整理设备是提升纺织品附加值的关键设备,加工类型覆盖针织物、毛纺织物、工业基布、产业用纺织品等多种类型的织物,应用领域广泛,市场需求逐年攀升。旺盛的市场需求吸引大量企业加入到后整理设备生产中,致使这一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也使得原本就创新不足的后整理设备市场同质化现象更加严重,不少业内人士担忧,纺织后整理加工设备市场是否已经接近饱和?
海宁纺织机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对此,缪朝晖并不十分认同。他告诉记者,在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下,国内纺织后整理设备市场结构正在不断优化,特别是中高端后整理设备市场已经呈现出两方面的特征。
一是市场对新设备的需求量不断提升。国内环保政策日渐收紧,各纺织产业集群地开始进行资源整合,粗放型企业淘汰速度加快,而管理严格、品牌效应良好的规模型纺织企业则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对于中高端后整理设备的需求将稳步提升。同时,国内纺织产业向外转移、“一带一路”等政策的实施,也带动了周边纺织产业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这方面的市场同样不可小觑。二是下游企业的设备改造和升级给后整理设备市场带来了新的契机。“我们很看好后整理设备智能化技术改造这一市场。成套新设备预期销售数量相对有限,但国内后整理设备现有存量十分可观,在企业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的市场环境中,企业用户更加倾向于通过性价比较高的技术改造的方式,尽可能地在短时间内提升产品附加值,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所以说,中高端国产后整理加工设备市场在短期内并不会饱和。”缪朝晖说道。
1978年至今,海宁纺机一直从事纺织后整理设备起毛机、剪毛机、烫光机、磨毛机、刷毛机、定形机及器材等产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经营。经过多年的市场沉淀,海宁纺机已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相对于其他企业的产品,尽管海宁纺机的产品价格偏高,但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市场口碑,公司各类设备订单、销量依旧逐年攀升。目前,海宁纺机起毛机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达到70%,毛纺、工业基布专用设备市场占有率更是达到90%以上。2018年年底,海宁纺机被列入第六批浙江省省级智能化改造工程服务公司。
沉淀技术培育市场
用户对设备各项性能的肯定是海宁纺机后整理设备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多年来,海宁纺机始终将研发创新看成是对未来的投资,坚持自主创新,注重理化研究,产品先进性明显提升,实现多方面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海宁纺机与浙江理工大学联合开发的“针织面料多功能机械整理数字化成套装备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还获得了2018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据缪朝晖介绍,该项目对针织面料后整理数控加工装备中起剪磨毛机理进行研究,对整体机构进行优化设计并研制自动控制系统,主要对抗扭转变形锡林结构、针辊传动机构、导布自动纠偏装置、紧急刹车自动保护装置、高效剪毛刀、扩辐辊结构和传动进行了优化设计,开发出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环保高性能针织面料后整理装备,已在福建南纺有限责任公司、宁波申洲针织有限公司、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等纺织企业应用,实现了产业化生产和全行业推广应用。
ME718型短流程磨毛机是海宁纺机目前畅销的一款设备。该款磨毛机采用PLC、人机界面、传感器,实现全机传动的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程度高;完善的张力探测、反馈和调整系统,使本机实现了恒张力磨毛。该机的磨料刷辊采用了同轴心弧形布局,各磨料刷辊能向同一中心作径向移动,织物在内弧侧与刷辊接触,不论刷辊大小均可维持包角原始状态,实现短流程磨毛。其多种压辊、托辊、托板装置配合使用,可变化多种工艺路线以适应不同织物磨刷毛需求。
谈及产品创新,缪朝晖认为,注重理化研究、不引进消化是海宁纺机一贯坚守的理念。当前,国内纺织后整理设备市场存在着无序竞争的现象,只有坚持自主研发,掌握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技术需要沉淀,市场需要培养。引进消化别人的技术的确可以在短时间拥有市场,但并不是每家企业都可以将先进工艺彻底消化,倘若技术吸收不完全则会存在很大的市场风险,所以我们宁愿慢一些,厚积薄发,结合市场需求进行自主创新,夯实技术基础,其实,当你掌握核心技术时,即使客户提出新的要求,我们也可以在短时间满足。”缪朝晖说道。
作为一家装备制造企业,海宁纺机公司对新技术有着独特的敏锐度。多年来,海宁纺机坚持开展“四一五小”项目活动,即开发一项新产品、创造一项新工艺、推广一项新技术、转化一项新成果和小发明,推行小革新、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以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如今,“四一五小”等科技创新活动每年也会为公司增加上百万元的经济效益。
整合资源提升软实力
经过40年的快速发展,海宁纺机在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产品也得到了用户的广泛认可。在完成一定的资源积累后,海宁纺机将如何再上新台阶,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面对记者的提问,缪朝晖表示,新的发展阶段,公司将通过专业化的团队及技术,在提升科技实力和适宜市场发展战略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产品种类,提升产品性能,为用户企业提供适合的产品和服务。海宁纺机将坚持高端装备的研发升级,提升“五性”,实现“五化”,实现纺织后整理设备的智能化发展。“五性”即实用性、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舒适性;“五化”为自动物流智能化、联机专业化、标准模式化、维护无人化、云数据平台化。
缪朝晖告诉记者,纺织后整理设备实现智能化发展,需要整合高速摄影、可视系统、测绘、微观分析等多个领域多个学科的技术,为加快这方面技术发展,公司一方面积极培养内在力量,成立了专门的专业技术培养小组,从事后整理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研究;另一方面,也在进行资源整合,有效结合内外部资源,提升企业的软实力。此外,海宁纺机还一直推行“党建235工程”每年培养2名科研骨干、3名营销骨干以及5名高技能骨干,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和成就感。在纺织企业招工难现象严重的今天,海宁纺机依旧可以做到人员队伍稳定,为公司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做强两端,做精中心是我们的努力方向,未来,我们将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完善营销队伍,提升国际市场业务,努力向国际化企业方向发展。尽管目前市场上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但我认为2019年纺织后整理设备市场应该会稳中有升,在这种环境下,只有端正态度练好内功,静下心来不要焦虑,尽可能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才能实现大的发展。”缪朝晖信心满满。
来源:中国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