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每日头条 > 探索“新工科”纺织人才培养模式,苏州大学成立紫卿书院

探索“新工科”纺织人才培养模式,苏州大学成立紫卿书院

11月15日,苏州大学紫卿书院正式揭牌成立,此举是传承和弘扬苏大纺织学科百年底蕴,面向未来布局“新工

11月15日,苏州大学紫卿书院正式揭牌成立,此举是传承和弘扬苏大纺织学科百年底蕴,面向未来布局“新工科”建设,聚焦“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积极探索实践全新的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一环。


紫卿书院以“紫卿”命名,缘于原苏州丝绸工学院校长、苏大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创始人之一、近现代著名蚕丝教育家和革命家、被尊称为“中国蚕丝界泰斗”郑辟疆。以他的字“紫卿”为书院命名,是为了纪念郑老对我国蚕丝事业和教育事业做出的重要贡献。


据介绍,新成立的紫卿书院以“诚谨勤朴,经纶天下”作为院训,旨在培养具有高尚的人文情怀,广阔的人生视野,宽厚的知识储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


紫卿书院实行全员制培养模式,将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的全体本科生纳入书院培养。面向“新工科”背景下纺织专业人才培养,书院在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上,按照“校企合作、产教协同、科教融合”的理念,对传统的专业必修课程进行了“升级改造”,设置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高端纺织课程、创新实践课程四大模块,并在专业选修课中增设“新工科”课程模块,融入面向新型纺织产业未来发展趋势的专业通识课程和前沿课程,增设产业趋势讲座、专业会展参观、智能纺织制造技术、管理智能化技术等,打通专业界限,助力学生筑牢专业基础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学生掌握行业前沿知识和专业实用技能的能力。


苏大自2011年起试点“书院制”,探索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院长潘志娟介绍,在作为第一课堂的专业课教学中,书院推行小班化、案例式、研讨式教学,立足纺织服装工科人才培养需求,探索与实践“高工进课堂、师生进车间、成果进市场”的“三进制”人才培养模式。第二课堂则进一步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由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参与指导,将科技创新实践、产品创新设计、时尚创意实践、创新创业计划等实践教学环节贯穿四个学年。“我们希望通过‘双师制’+‘全过程’这种全新培养模式,使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充分融合,打通教学与实践‘最后一公里’。”潘志娟说。


紫卿书院探索践行“三全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本科生成长陪伴计划,以学生为中心,以 “身心陪伴下的学生自主管理、个体感知下的学生自我成长、需求导向下的学生个性发展”为理念,聘请教职员工、杰出校友、相关专业人员、退休教师、优秀高年级学生担任导师,为学生提供思想引领、学业指导、科技创新、创业实践、生涯发展、生活指导和心理疏导等方面的个性化指导和帮助,实现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全方位陪伴引领。书院的学生管理服务模式同样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成立了启航中心、事务中心、成长中心和发展中心为学生提供完善的成长成才服务。


在书院揭牌仪式上,郑辟疆的亲属黄征宙以及12名苏大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杰出校友被聘为校外导师。“很荣幸被聘为紫卿书院的导师,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作为苏大纺织人,要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与担当”。苏大80级校友、苏州美麟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唐坚表示,今后将把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和知识融入对学生的指导,更好地为学校“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助力。


书院采取社区化管理,社区内除住宿区外还设置有创新创意工作室、学术研讨室、图书馆、语言中心等功能区,积极搭建创新实践工作平台,支持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实践,甚至跨学科专业组建团队进行项目研发。今后,学校还将以紫卿书院为平台,积极吸纳医学、理科、文科等专业学生参与,开展跨学科人才培养,造就复合型、创新型新工科人才。


“紫卿书院突出成长陪伴、个体感知、个性需求,既有中国传统书院的痕迹,又有西方学院的体制机制,更有苏州大学丝绸纺织蚕桑学科发展的历史沉淀。”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表示,文化传承是大学的另一个使命,要传承、传播并讲好紫卿故事,将紫卿书院打造成苏州大学众多书院中的示范书院、榜样书院,助力新工科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