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每日头条 > 世卫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为“国际突发卫生事件”,纺服行业有何影响?

世卫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为“国际突发卫生事件”,纺服行业有何影响?

北京时间1月31日凌晨,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为“国际突发卫生事件”,英文为PH

当地时间周四晚间(北京时间1月31日凌晨),世界卫生组织(WHO)在瑞士日内瓦召开新闻发布会,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宣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英文为PHEIC(Public Health Emergencyof International Concern)。但他同时表示世界卫生组织对中国的应对举措有高度的信心,做出这一宣布并不是因为疫情是在中国发生,而是出于考虑保护那些应对措施较弱的国家。同时世界卫生组织反对任何国家发布任何针对中国的旅行和贸易限制。

此前,1月22日~23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谭德塞根据《国际卫生条例(2005)》就中国疫情召集突发事件委员会举行会议,讨论在中国及其周边国家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是否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月24日,来自中国、巴西、泰国、美国、俄罗斯等14个国家的16名世卫组织专家进行投票,以微弱优势宣布中国疫情尚未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但是委员会成员的分歧明显。

谭德塞1月29日在推特上还表示,对于1月24日评估全球新冠病毒风险为“中等”深感后悔,“我已经多次强调风险等级应为高风险”。

被认定为PHEIC会怎样?

确定PHEIC后,世界卫生组织会发布一个临时建议,包括各国对人员、物品及交通工具应采取的卫生措施。并协调全球人力物力,必要时给予发生PHEIC地区指导与帮助。因此,WHO在会议中并不会使用“疫区国”概念。根据WHO官网的定义,也没有关于PHEIC状态的时间期限。

事实上,根据前数次的宣布PHEIC的经验,时间期限是根据具体疫情的控制情况来决定的,也就是WHO会宣布是否取消PHEIC的状态,而不是一开始规定一个3个月或3年的期限。必须指出的是,世卫对PHEIC的宣告并不能授权国际社会针对疫情发生国进行任何强制性的干预措施。世卫给出的建议,即使涉及到与旅游和贸易相关的限制,也都不是强制性的。

比较麻烦的是,如果认定为PHEIC,在出口时,中国产品会面临额外的检疫,这种情况,只会使得出口成本增加,效率降低,但贸易并不会被终止。别国是否会与中国进行贸易,以及是否会对中国人出行实施限制完全取决于人家对你疫情严重程度的判断,而不是是否被宣布PHEIC。就算没被宣布PHEIC,目前各国早已开始对中国采取行动,比如美国、日本、法国的撤侨,各大航空公司缩减来往中国航班。所以大家不必为此而担心。

这一决定对我国有何影响?

冲击最明显的属于跨国旅游和国际贸易尽管一些国家在世卫组织宣布PHEIC之前,已经采取了撤离本国公民及限制到中国的航班等相关措施,但世卫组织的定性,将让更多国家意识到疫情的风险,进而做出减少旅游和贸易的决定。

对于国内宏观经济而言,会造成短期外部冲击一国的经济由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构成,对贸易旅游等跨国活动的冲击,将直接对净出口产生负面压力。而国内的消费和投资,本身也会受到疫情发展的冲击,三个部分都将面临不小的挑战。WHO的定性,对宏观的冲击是外部性的、短期的。从本质上说,无论是投资也好消费也好净出口也罢,根本的影响变量还在于疫情本身的发展,世卫组织的决定只是描述了当前疫情的状况,并不本质上改变疫情的发展规律。

长期来说,我国经济受冲击程度的大小,还要看疫情本身的发展趋势以及我们为了对冲疫情影响采取的逆周期调节政策。 ?对于资本市场的影响疫情本身对市场的影响分为三个方面:改变人们对实体经济的预期;改变人们对逆周期调节政策的预期;改变市场情绪和交易结构。WHO宣布PHEIC,会强化短期的市场避险情绪,但不改市场发展的本身逻辑。

回顾2003年非典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对当年零售消费的影响

2003年疫情对社零消费的拖累较为明显,主要集中在2003第二季度,其中5月影响最大。另一方面,疫情平息后消费的恢复速度也很快,并在2004年达到新高。

从各类限额以上零售品消费的表现来看,疫情期间实现逆势上行的主要包括:中西药品类,日用品类,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回落幅度较大的主要包括: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文化办公用品类,但疫情过后均恢复至疫情前甚至更高的水平。

非典对当年外贸的影响

从出口金额(美元计价)的累计同比来看,2003年全国范围内的商品出口并未受到疫情的显著影响,全年累计增速始终在32%-35%之间窄幅波动,但疫情对出口仍然造成了区域性影响。以广东省为例,作为疫情的首发地和重点地区,2003年4月的广交会成交金额同比下滑74%,10月的广交会则回升至同比增长11%,次年4月进一步增长455%。

进口增速全年呈趋势性回落走势,部分与基数逐渐升高有关,但上半年回落速度更快,可能与疫情抑制内需有一定关系。

整体来看,疫情抑制内需对进口稍有影响,但并未对出口造成实质性影响,疫情重点区域之外的出口活动受影响不大。

对纺织服装行业有何影响?

企业复工或受影响

前几日,由于疫情扩散严重,苏州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出通知,各类企业不得早于2月9日24时前复工。纺织企业纷纷响应号召,盛泽、柯桥、长兴、广州、南通、福建等地纺织企业陆续发出延迟开工通知,集中复工在正月十五之后。

年后就算企业开始复工,但疫情扩散范围广,叠加春节敏感时间点,工人必定回来较晚,就算回来,按照规定,也必须要在家自行隔离14天才能上班。这对纺织企业来说,开机率必将受到很大的影响,生产进度缓慢,加上年前纺织市场行情本就一般,“金三银四”到来的概率并不大。

聚酯市场或受影响

原油下跌:中国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扩散和蔓延,拉开了国际油价下跌序幕。从23日武汉封城开始,国际油价的跌幅迅速拉大,以每天超过1美元/桶的幅度连跌四天。28日,国际油价盘中更是跌到了三个多月来的最低价位。这是原油历史上首次因为中国的疫情导致的油价爆跌,由于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原油消费国,由疫情引发的经济滞胀将削弱能源需求,由此引发了市场对于原油需求的担忧情绪,促发了油价的下跌。而此次疫情被列为PHEIC,也进一步拖累中国对原油市场的需求。

PTA影响较小:此次肺炎事件对于聚酯产业链的影响,从上下游角度来看:由于越往终端,越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上游聚酯、PTA等均属于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供应受影响角度极小。

涤丝价格或将受限:涤纶长丝对于织造市场的行情是最直接的,2019年涤纶长丝价格一直跌跌不休,至年底,才有小幅度的回升。但此次事件一出,下游织造市场开工、生产、需求都将受到较为明显的影响。年后开工,涤纶长丝的价格大概率会受到抑制,产销也或许难以见好。

外贸出口或受影响

一国的经济由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构成,对贸易旅游等跨国活动的冲击,将直接对净出口产生负面压力。年前中美贸易签署了第一阶段的经贸协议让纺织企业对开年后的出口情况抱以信心,但美国仍对约25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维持25%的关税,对约12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维持7.5%的关税。此外,美国两党已达成对华遏制的共识,中美贸易摩擦仍存反复的可能。但现在新冠状病毒疫情被列为PHEIC,经济下行压力更大,外部环境更差,企业开工之后出口或将大程度地受阻。

一旦疫情失控,中国的出口货物都将视为疫区国产品,被世界市场所排斥,外商在华投资的信心将受到极大的打击,对于国家的负面冲击或将远超中美贸易战的影响。

所以,无论对中国还是全球,这次世界卫生组织的定性会议都将是一把双刃剑。

可以预见,全球各地港口当局会采取报告和检疫措施,防止疾病从以前停靠在疫区港口的船舶上传播。

这种情况下,检疫风险可能导致船东不愿停靠合同约定的港口!在最严重的疫情情况下,可能关闭港口!此外,业内人士也在呼吁,做外贸朋友如有国外客户问及中国的疫情情况,请一定要谨慎回复,切勿扩大!

如何看待未来纺织服装行业发展

有关人士预计,本次“新型肺炎”疫情对2020年全国经济的潜在影响,可以借鉴2003年非典疫情对当年经济影响:

  • 疫情爆发期的经济增长将受到明显拖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都会受到影响;疫情尾声,第二产业增长将迅速恢复,第三产业的恢复时间相对更长。从需求端看,疫情将对零售消费造成较大冲击,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口都将受到影响,但疫情过后的修复也很快;对投资的影响不大,对出口的影响也不显著,但前提是不出现主要出口地区疫情的整体爆发。从通胀方面看,受工业生产需求减弱影响,工业品价格走势偏弱,食品价格和大部分非食品价格受影响不大,医疗保健相关消费品价格有不同程度上涨。
  • 将2020年和2003年做对比,经济基本面都处于短周期的回升趋势里,因此在原始情形下,我们预期经济内生性企稳叠加稳增长政策呵护,2020年一季度实际GDP增速有望较2019年第四季度持平或小幅回升。2003年,疫情爆发的二季度实际GDP增速从1季度的11.1%回落至9.1%,与2002年四季度增速相同,回落幅度较大。如果疫情短期无法有效控制,在疫情对消费和生产的潜在冲击下,经济企稳的内生性动力可能受阶段性影响,一季度实际GDP增速有破6的可能。一季度实际GDP增速能否维持在6%以上,取决于稳增长政策的对冲力度,尤其是在投资项目上的发力。短期货币政策与疫情关系不大,但如果疫情持续影响经济,年初以来货币政策超越基本面的宽松窗口期可能延长。
  • 虽然本次疫情也始发于上一年12月,但引起广泛重视的时间相对较早,叠加今年春节较早,如果疫情短期没有缓解,考虑到返乡群体滞后返工等因素,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大概率从1季度就会开始显现。由于春节错位,正常情况下今年应是1月数据较弱、2月数据较强,但如果节后返工延迟较长,则有可能2月数据也不会明显改善,后续走势取决于疫情演进情况。如果疫情在2季度被基本控制,一季度的消费和生产计划的后置可能造成2季度数据出现较大反弹。
  • 疫情并非当前CPI的主导因素,但如果稳增长政策的力度不足,PPI的回升势头可能将暂时中止。出口根本上仍取决于外需即全球经济基本面,如果疫情短期未大范围扩散至主要出口地区(浙江、广东、江苏等),则预计短期对出口的影响不大。

不必悲观

中国政府有能力快速控制疫情发展

WHO把中国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定性为PHEIC的确不是好事,但各位也不要夸大它的影响。这一宣布也有一些积极的作用,比如加强国际协作,增加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援助等,也有利于对疫情的控制。我们也不应对本次非典疫情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冲击过度悲观。这是因为,中国政府一方面有着很强的治理能力,另一方面有着充足的政策空间,足以应对非典疫情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

首先,本次中国政府应对肺炎疫情的反应速度与反应能力,要快于强于2003年非典时期。有了非典的前车之鉴,中国政府对本次肺炎疫情的反应速度与应对举措,应该说是非常及时与正确的,这一点也得到了全球范围的认可。

其次,不难预测,中国政府在2020年将会采用更加扩张的逆周期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应对。在财政政策方面,中国中央政府仍有着较为充足的财政空间。中国政府将在公共医疗卫生、劳动力再就业培训、企业减税降费等领域投入更多财政资源,以缓解中国经济的下行压力。

再次,考虑到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压力,中国政府也不会对本次肺炎疫情的负面冲击做出过度反应。例如,针对金融机构的去杠杆、控风险、强监管措施不会得到根本性放松。有关人士认为,即使考虑到本次非典型肺炎的不利冲击,在中国政府的及时应对与处置之下,2020年中国经济增速也不会出现断崖式下跌。2020年各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可能呈现出前低后高的走势。

最终,是疫情本身的发展,决定了一切。根据世卫组织的规则,PHEIC的默认期限是3个月,到期自动失效;也可以提前解除。因此,此次PHEIC能存续多长,主要还是看疫情控制情况。所以,我们当前一定要做好自己的事,不要给政府和国家添乱,众志成城,这才是当前的紧要任务和头等大事!

相关链接

需要澄清几个关键概念

有关WHO

世卫组织并非主权国家的概念,它对成员国更多的是提醒和建议的权利,成员国之间按照世卫组织相关条例相互协作运行。至于成员国是否遵循世卫组织的建议,则各个主权国家拥有自己的最终裁量权。因此,不能将世卫组织的决议当作类似主权国家的“命令”看待,这是基本前提。

有关PHEIC与“疫区”

这完全是两个概念,前者是世卫组织对某类关乎公共卫生重大事件的一个定性,后者是对某些具有该事件高度风险的地区的定义。本次宣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为PHEIC,绝不等于把中国定义为“疫区国”。事实上, 定义为了“疫区”,这符合此次疫情的基本事实。

PHEIC存续

一旦某类事件被宣布为PHEIC,它的默认期限是3个月,到期自动失效,需要重新评估。世卫组织也可以在三个月之前,重新评估情况,取消或者修改相关事件的定性。

疫情凶猛,我们纺织行业为支持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狙击战,纷纷以实际行动投入到支援抗疫的行动中来,不仅为防控一线做好物资保障工作,也配合国家政策无条件服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我们希望纺织企业能客观理性对待这次疫情,提前做好各种防御计划,及时调整公司战略,为各种应急情况提前做好准备。欢迎关注“全球纺织网”的更多资讯,关注疫情,关注纺织行业最新动态!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