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全中国人来说,2020年的春节都非同寻常。由于物流受阻,以及运力的不足,在一些农业大省,农产品的销售也大大受限。在此背景下,电商平台推出的“助农”行动,起到了实质性作用,真正做到了“不让瓜果烂在地里”。
2月10日傍晚,天已擦黑,本该是晚餐的时间,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面甸镇的洋葱田里却一片忙碌,十多名农户正在打包装箱近万斤紫皮洋葱,脸上满是笑容。就在春节前后,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快递物流基本停运,面甸镇农民们种植的洋葱也陷入了滞销。
几天前,他们还在发愁如何将洋葱卖出去。村民王耀忠决定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在拼多多上发起销售。2月10日下午,在参加拼多多的 “战疫开拼”活动后不久,王耀忠团队的网店开始了“带货直播”。当天下午两个小时的直播,近30万网友边看边买,近一万斤洋葱找到了买主。
越来越多的商家正在加入拼多多。为了减轻平台商家的生存压力,电商平台相继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助力商家的发展。拼多多宣布,对疫情期间坚持承担物流补贴成本、维持运营和发货服务的商家给予补贴,每笔订单将补贴奖励金2-3元。同时,也推出了多项关乎疫情前方和后方的举措,累积投入超10亿元人民币。
随着抗击疫情战役的进一步深入,有序恢复正常生产、保障社会经济秩序,将成为全社会共同努力的方向。
一直以来,春节是农产品的销售旺季,但受疫情影响,今年不少产区的销量受到冲击。宋文辉摄
“土味”直销一线
建水县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北岸,年平均气温19.8℃,年平均地温20.8℃。由于得天独厚的气候与环境,使得该县成为农业大县,而紫皮洋葱也是当地农人主要种植的作物之一。面甸镇是红河州最大的洋葱产区,也是全国有名的万亩洋葱种植基地,“建水洋葱”还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全镇洋葱种植面积1.95万亩。眼下正是洋葱成熟,集中采收的季节。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传统批发市场不开市,原本的收购商进不来,我们想发货也发不出去。订单大幅下降,洋葱再卖不出去,就只能烂在地里,烂在仓库里了。”春节刚过,正是紫皮洋葱丰收的季节,李红伟却忧心忡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在建水,同样在为洋葱滞销而发愁的农户,远不止李红伟一人。红河州商业局副局长蔡云飞估计,今年受疫情影响的农户超过一百户。
“现在正值采摘收获季节,我家里有二十多亩洋葱田,平均每年能产十吨左右紫皮洋葱,往年早就卖光了。”李红伟告诉记者,今年因疫情影响,本该畅销的紫皮洋葱才卖出几百公斤。
改变这一现状,需要互联网的力量。今年29岁的王耀忠是拼多多平台上的一名商家,三四年前,他与4名大学毕业的朋友,组建了一支12人的电商创业团队。他们在拼多多上开设店铺,经销云南当季时鲜蔬果,紫皮洋葱是主营商品之一。
疫情影响下农货销路不畅,王耀忠心急如焚。“洋葱销售不出去,我们辛苦也就算了,当地农户一年的心血就全都白费了。”王耀忠透露,2月10日上午,他向拼多多反映了建水紫皮洋葱滞销的问题,平台马上就采取了行动,当天上午就协调各种资源,并组织参加了平台“战役开拼”活动。
当天傍晚,十几名农户在王耀忠团队的带领下,小心翼翼地将一万多斤销售出去的洋葱装箱打包,首批发往上海、南京、广州等地。
“很多农产区‘一手要抓生产,一手要抓防疫’,因为销路受阻,不少农民的积极性受挫,相关生产也受到了很大影响。”拼多多农业农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狄拉克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自1月底以来,持续有农业专家和学者联系拼多多,希望能够共同解决特殊时期的农产品产销问题,将疫情对农业生产的冲击降至最低。
为了保障特殊时期的农产品产销对接,自2月3日起,拼多多陆续推出了一系列中小规模的农产品专项活动。“这期间主要是做三件事情,一是协同平台的新农人做商品清单,对农产区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农产品库存和质量状况做一个梳理,将亟需打通销路的农产品‘往前推’;二是请求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对此类农产品开辟绿色通道;三是统筹顺丰、中国邮政等物流资源,确保新鲜的农产品能够直达消费者手中。”狄拉克表示。
目前,该专区已覆盖全国近400个农产区包括230多个国家级贫困县,商品囊括脐橙、苹果、草莓等各类水果和主要生鲜食材。据悉,拼多多还设置了5亿元的专项农产品补贴,以及每单2元的快递补贴,让农户的收入得到了更多保障。
深耕产地供应链
一直以来,春节是农产品的销售旺季,但受疫情影响,今年不少产区的销量受到冲击,包括草莓、猕猴桃等在内的水果,尽管价格一降再降,但销路依旧受阻。另一方面,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很多城市居民也遭遇了买菜难的问题,农产品的供需匹配,呈现出短期严重失衡的现象。
尽管人流聚集的城市地区是抗击疫情的主战场,但在农村地区,情况同样不容乐观。“一年之计在于春”,疫情所致的滞销,不仅影响了农户当下的收入,也打乱了部分农产区的春耕生产计划,这对未来一年的农产品供给提出了严峻考验。
2月5日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2020年的两大重点任务是集中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这两大任务,均和农村地区的高质量生产息息相关。
拼多多数据显示,自1月以来,平台的食品生鲜需求持续旺盛。以苹果、脐橙、草莓、樱桃、猕猴桃为代表的水果,订单量较去年同期涨幅超过120%,米面粮油、肉禽蛋类和新鲜蔬菜的订单量,则均较去年同期上涨超过140%。近日受疫情影响,一方面大量的农产品上行通道受限,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宅家”消费者,选择在线上进行一站式购齐食材、水果等生活必需品。
为了进一步打通供应链,自2月3日起,拼多多陆续推出了一系列中小规模的农产品专项活动。其中,农货智能处理系统,可以对覆盖产区包括特色产品、成熟周期、物流条件、仓配设施、加工型产业设施等在内的数据和信息,经由系统统筹计算后匹配给对应的消费者,突破农产品成熟周期短暂的时间限制,以及地理销售半径有限的空间限制。
对于生鲜品来说,供应链可谓重中之重。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认为,拼多多在过去一段时间,将补贴投放在了以手机为代表的高客单价产品,拉动科技、3C数码产品、小家电,还有汽车、茅台酒、化妆品等的高客单价商品销售。此举极大提高了用户对其正品品质的信任度,客单价也有希望拉高到了几百块、几千块,这对平台GMV的拉动无疑将是巨大的。
“另一方面,将补贴重点投放到生鲜为主的农产品,因为用户对生鲜类的农产品复购率非常高,有利于提高用户活跃度、复购率,进而推动GMV稳定增长。”曹磊指出,平台走到田间,直接对接农户和消费者,也有助于其把握最核心的供应链,打通整个销售链条。
近日,看着店铺里的订单数一笔笔快速增加上去,拼多多商家宁强悬着的心,才终于落了回去。
他的店铺主营商品是产自云南楚雄和西双版纳的红皮无花果。为此,他在楚雄元谋县元马镇和西双版纳景洪市勐养镇各开辟了一个50亩的无花果基地,每年产量大约200吨,此外还稳定向170余户种植农户收购。
然而,今年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着无花果销售的供销两端。“一边是消费者询问今年的果子什么时候上市,一边是我这边的产品卖出不去。”宁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云南无花果大多是秋果,每年秋天开始成熟,春节前后进入热销,刚好可以和其他地方的错开销售时间。
没想到,从今年春节至今,总销量还不到一吨。而新鲜无花果在采摘之后只有10天的保质期,很容易腐坏变质。疫情发生后,他的无花果采摘后卖不出去,只能堆在田间地头,等着烂掉。无奈之下,2月10日,宁强向拼多多发出求助信息,当天下午拼多多就采取了行动,帮助宁强参加了平台发起的“战役开拼,爱心助农”活动。
截至2月11日下午,宁强的网店一天内便收到了3000多个订单,日销售量近2000公斤。滞销的无花果,终于打开了销路。
减负商家助复工
农产品的困境只是一面。事实上,自多地封城后,因为物流配送、多条道路封锁、春节假期供应链紧张等原因,物资供应成了难题。无论是满足基本营养需要的果蔬农产品,还是必备的医疗物资,如医用外科口罩,防护手套,消毒液,护目镜等,涉及20多种保障物资,一度无法满足供应。
随着形势变化,“协助抗疫”成为拼多多的首要战略目标。1月30日,拼多多联合创始人达达在内部宣布开展“三保行动”,要求业务同事“保证价格稳定、质量可靠、供应有序”。
此前,拼多多已经在1月23日上线“抗疫情专用频道”,通过“百亿补贴”对抵御疫情相关的医疗卫生用品和药品进行全面覆盖,拨超过6亿元专项资金,补贴医用口罩、消毒液、手持测温仪、抗病毒药等超过8000万件医卫用品,以确保包括口罩、体温计、抗病毒冲剂等在内的应急商品,均以全网低价方式,维持足量供给。
疫情发生后,拼多多迅速启动特殊商品应急预案,统筹、组织了一批医疗卫生用品商家及品牌,以保障物资的源头供给。同时,平台还实时比对各商品历史价格,对包括口罩、消毒液、体温计、板蓝根等在内的急需品进行24小时监测,确保商品“最低价、不断货”。
在“百亿补贴”的支撑下,拼多多平台20只装的医用无菌口罩仅售18.9元,红外线体温计补贴后售价仅46元,专用护目镜仅售39.51元。
拼多多还专门组建了超过130人的应急保障小组,将从厂商、物流、售后等多个方面提供有力保障,春节期间,该小组实施24小时响应机制,做到以最快速度响应各地区的需求。
同日,拼多多向快递公司下发通知,补贴满足履约时效的抗疫物资订单,以鼓励物流企业履约,保障特殊时期的物流。多位商家表示,这笔补贴对于中小商家起到了一定的协助作用,这笔补贴能够帮助众多商家降低成本,保障未来的持续运营。
与此同时,拼多多接到多地求援后,还紧急建立了“对点捐赠急需物资”保障体系,联合顺丰、中国邮政,开辟了从农产品主要产区直达湖北12个地级市、27个县的绿色通道,从全国各大主要农产品产区进行采购调货,配送“易运输、易储存”的新鲜蔬果直送湖北各大医院,对湖北7市16家求援医院开通了直通的“果蔬直通车”,首批运往武汉的蔬菜水果约100吨,还包括23100个苹果。
升级平台评价体系
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严打假劣口罩和临时抬价”已经成为全行业战争。拼多多平台治理负责人表示,这说明电商传统的“陌生人评价体系”行业标准已不能起到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根本目的。
继清退40家涉及销售假劣口罩的店铺之后,2月9日起,拼多多紧急上线了新的商品评价系统“评小圈”,用户可主动与拼过团的好友分享商品评价等信息,实现消费者“信息互助、聪明决策”,并起到打击虚假好评的实际效果。
升级后,在原有标签评价系统之外,拼多多将允许用户自主向主动分享过拼团信息的好友,公开自己的商品评价内容。平台治理产品负责人表示,之所以紧急上线该功能,主要是发现在疫情期间,用户在电商平台选购医疗防护等商品时缺乏必要的决策参考,存在误买、乱买等行为。
他举例说明,当消费者临时要购买口罩时,拼多多平台仅售卖口罩相关商品的店铺就有超过10万家,SKU总数更是超过60万。那么,哪款口罩才能起到防护作用、哪家店铺的商品质量合格、春节假期能否发货等实用信息,消费者很难在商品的历史评价中找到准确答案。
拼多多数据显示,疫情期间,平台收到的退款退货异常申请同比增加了120%,其中多数是消费者在缺乏有效信息的情况下,发生了“购买后才发现卖家假期不发货”等现象。
上述负责人透露,团队复盘这一问题时认为,传统电商平台的“好评差评”陌生人评价体系在特殊需求爆发时,存在“信息失灵”的情况。因此,如果平台能设计一套机制,鼓励消费者与好友共享自己的真实购物体验,有助于从消费侧完成“去伪存真”的鉴别环节,降低用户的决策成本,“跟着好友的真实评价再下单,就能减少决策失误”。
“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互助,也是很重要的社会互助形式。”拼多多大数据研究院副院长陈秋解释,有数据显示,拼多多独有的拼单分享等社交模式在此次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的“信息互助”功能,“当消费者发现一家靠谱的口罩商品,就会选择分享给亲朋好友共同拼单购买,既传递了情感关怀,又相当于是一次雪中送炭”。
据悉,该功能从2月9日起分批次向用户开放,优先开放给有需求的区域人群。届时,用户可自行决定分享或屏蔽自己的购物信息,涉及用户隐私的一些洗护品类将默认不分享在“评小圈”中。
可以预见,线上服务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还会迎来意想不到的爆发。分析人士认为,互联网企业拥有先进的技术,市场竞争也造就了灵活反应能力,形成了一大批技术人才、组织管理人才以及商业开发人才,能够在短时间内合力开发各种复杂的新管理平台,应对疫情等突发事件。
这些企业参与防疫是出于中国企业的责任担当,利用自己的优势为防疫工作做贡献,发挥调动资源的能力与作用。这种能力也是中国一种潜在的战略资源。在未来一段时间,电商网购有望拉动国内的消费和内需增长。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