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每日头条 > 最美纺城人 | 修车师傅:凭借老手艺,修出好口碑

最美纺城人 | 修车师傅:凭借老手艺,修出好口碑

北联市场和北市场中间有一条过道,在过道口有一个不起眼的修车铺。摊主鲁荣华在这里修车已经有20余年了,

上午9时,柯桥的万商路已经人来人往、车流不息,沿路的几大中国轻纺城市场也呈现出一派热闹的景象。

记者发现不少满载着货物的手拉车在市场内外频繁地穿梭着,唯独陈师傅的手拉车上空空如也,上前询问后才得知,他的车坏了正要前往修车铺去修理。

跟随着陈师傅的脚步,记者来到了北联市场和北市场中间的一条过道,发现在过道的一隅有一个不起眼的修车铺。

修车师傅鲁荣华正在细心地盘着自行车钢圈,听到陈师傅的来意后,他立马停下手里的活,对手拉车认真地检查了一番,找到破损处后,鲁荣华便开始清理、打磨、修补、粘合、压平、复位……整个修补操作,一气呵成。

鲁荣华今年59岁,经营这家修车铺已经20余年了。身为本地人的他,自绍钢厂转制下岗那会儿起,便依靠这自学的修车手艺,开启了自食其力的谋生之路。

据鲁荣华介绍,他每天早上都会推着自己装着各种工具的维修车来到这里,晚上等市场的人差不多都回家了,他也就下班了。由于摊位正处两大市场之间,来往商贩较多,所以,鲁荣华现在以修市场布匹手拉车、电动车为主,自行车很少。同时,随着外卖和快递行业的兴起,外卖小哥和快递员也成了他新的业务群体。

“到我这里,基本上问题都能解决。” 鲁荣华边说边用双手熟练地将自行车钢圈内的辐条均匀分布并拉紧。在修完陈师傅的手拉车后,鲁荣华又拾起先前手里的活,忙碌了起来。从他沾满油污的双手中,记者隐约可见他手上有一层厚厚的茧,这是常年跟粗糙的自行车配件打交道所留下的岁月印记。

“师傅,帮我看看,我这车是不是轮胎坏了。”一位年轻小伙推着电动车来到了修车铺前。鲁荣华立马上前检查。“内胎漏气了,换一个就好了。”随后,他熟练地把前轮的气放掉,取出内胎,并找出合适规格的新内胎快速地装了进去。这名年轻男子满意地告诉记者,他今天来跑市场找样,结果开到附近时车突然坏了,听市场朋友说起过这边有个修车鲁师傅,没想到手艺挺好,问题立马解决了。

“别人来找我,我就要尽心尽力地修好。”在鲁荣华眼里,修车不光是一门营生,也是一份责任。

记者还发现在这个不大的修车摊位里,各种配件几乎占满了整个空间。鲁荣华告诉记者,这当中有一些配件,别看它不起眼,作用大着呢。针对市场里布匹搬运工的小推车,鲁荣华研究出了以旧轮胎“包裹”的方法,有效提高了这些车辆的耐用性,获得了不少老主顾们的好评。

交谈间,记者发现鲁荣华除了豁达、健谈之外,还特别热心。“师傅,请问这里到北八区远不远?”“不远的,你往前直走,过桥后几分钟就到了。”每每面对前来问路的一些采购商,鲁荣华都会耐心地为其指引。

“没有条件的情况下,创造条件。” 鲁荣华的这句话,给记者留下了颇为深刻的印象。老一辈的手艺人,已经将这份热爱与坚持融进了他的一生。当记者了解到,鲁荣华的修车手艺没有传承人时,有些惋惜。毕竟这门传统技艺如果得不到传承,那将成为历史。如今的社会,像鲁师傅这样有着老手艺的匠人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许多年轻人往后只能从岁月的记忆中了解这些了不起的“老行当”。

隐于纺城的匠人还有很多,全球纺织网报道团队将用镜头留住他们的岁月,用文字写下他们的故事,让“匠人精神”得到最好的诠释与延续。

(文/张燕 摄/谢聪 统筹/孙怡芳)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