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地方热点 > 郑商所而立之年 “郑州价格”彰显市场影响力

郑商所而立之年 “郑州价格”彰显市场影响力

从1990年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成立至今,郑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郑商所”)已走过30

  从1990年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成立至今,郑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郑商所”)已走过30年历程。从最初的现货交易到远期交易,再到1993年推出期货交易;从开业的5个农产品到目前品种涉及粮、棉、油、糖、果和能源、化工、纺织、冶金、建材等国民经济多个领域;从开业当天成交927手,到今年6月份的日均超过600万手;从中国市场经济的“报春鸟”,到现在成为全球有重要影响力的衍生品市场。

  今年适逢郑商所而立之年,郑商所相关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30年间,郑商所不忘初心使命助力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功能作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成效显著,具体体现在多个方面,如:在疫情期间助力企业有效复工复产、为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承担多项重任、肩负国家发展战略实施等。

  助力企业有效抗“疫”

  今年以来,由于疫情的影响,各行各业的生产经营遭受了严峻考验,郑商所在助力企业渡过难关的过程中,运用期货特有的功能为实体经济保驾护航。

  “套期保值和规避风险是期货市场基础功能之一,越是现货市场波动剧烈的时期,功能发挥也往往越充分。”郑商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以今年为例,受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产业链运转不畅,大宗商品市场剧烈波动,实体企业现货流通不畅,经营风险陡然增大。在此背景下,交易所保持正常开市、市场平稳运行的状态,为相关商品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经营发挥了独特作用,贡献了“期货力量”,同时,实体企业积极参与期货市场管理风险,市场总体成交、新开户数、法人客户成交持仓量占比等指标都有较大提升。

  除了为企业提供风险管理工具外,郑商所还在缓解企业生产流通等方面提供了帮助。郑商所相关人士介绍说,商品期货实物交割是确保期现价格收敛的保证,顺畅的交割流程也为实体企业提供了额外的购销渠道。在现货市场因各种原因流通不畅的情况下,期货市场补充购销渠道的作用更为突出。以动力煤为例,动力煤是国内实物交割量最大的期货品种,历次主力合约均发生交割,截至今年上半年,累计交割27次,105家企业参与,交割量合计1381.5万吨。

  据了解,疫情期间,浙能集团旗下浙能富兴燃料公司利用动力煤期货买入套保,建立虚拟库存,在锁定用煤成本的同时,动态配合现货库存变化,择机交割填补现货供应缺口,及时补充了库存,缓解了保供压力。该集团相关负责人曾表示,郑商所已成为该集团除了“动力煤四大家”之外的第五大供应商,这其中隐藏的含义不仅仅是电力企业通过期货交割、库存管理等方式丰富了经营手段,更是相关产业对衍生品工具认知的提升——更为立体的生产经营模式,让企业的发展更为稳健,让产业链的风险承受能力更强。

  由于企业生产需求存在多样性,期货市场也因地制宜地为企业提供结合自身实际困难的方案,例如缓解企业资金压力等。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融资问题一直是个绕不过去的坎儿——银行贷款资质要求门槛较高,通过现货仓单抵押又面临货权变更,货物价值变化等问题。

  例如,一些企业通过期货市场的标准仓单进行抵押融资,可以通过充抵保证金、回购融资、质押融资等形式盘活资金。这不仅是因为期货仓单有交易所信誉的背书,更重要的是期货交易机制和仓单属性对仓单自身价值的锁定,银行等机构的放款资金安全性可以得到有效保障,企业也可以解决资金周转的燃眉之急。同时,随着场外仓单交易业务的不断推进和银行资金的进入,企业越来越多地通过仓单质押等方式缓解压力。

  记者了解到,在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方面,郑商所的棉花期货表现突出。2019年底以来,棉花注册仓单量折合高达100万吨左右,居市场首位。今年疫情期间,上海纺投贸易公司利用期货市场标准仓单交易,与相关银行对接,开展买断式回购业务,以3.915%的较低利率获得融资款,获得流动资金超过7亿元,有效保障了疫情期间企业的流动资金需求。

  在抗击疫情中,期货市场和郑商所贡献的“期货力量”也为稳定企业的经营起到了重要作用。

  肩负市场化改革重任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向记者讲起郑商所的发展历程。1990年,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成立,新中国期货市场发展迈出实质性的第一步,由现货起步、引入期货机制,旗帜鲜明地传递了中国市场化改革方向不改的信号。1993年,改革提速之后,在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的基础上郑州商品交易所挂牌,正式推出期货交易。

  “1995年,也是郑商所成立的第5个年头,在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出新中国第一部既符合国际期货一般原则,又符合中国国情,具有创新意义的期货交易规则,为中国期货市场整体规范发展提供了制度模板。”这位业内资深人士说,目前国内期货市场所有的交易规则和主要制度规定都来源于此。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现货市场不充分、不规范,市场信用体制不健全、价格机制未充分发挥、市场发展不均衡等诸多问题,但具有高度组织性和规范性的期货市场,为现货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提供有效的目标指向,有效促进了现货市场的市场化、标准化、规范化程度的提升。

  以红枣期货为例,多年以来,红枣现货市场缺乏权威价格,在2019年红枣期货上市后,郑商所联合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开展了红枣现货价格的监测,并于该年11月27日正式在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官网发布,完善了市场价格体系。

  期货市场通过不断贴近现货市场,将期货标准和现货习惯对接,用“标准化”的服务给现货产业带来便利。“上市一个品种,服务一个行业”,这是郑商所不断拓展自身服务广度和深度的目标。

  截至目前,郑商所面向国家需要和市场需求,不断创新拓展服务广度和深度。现阶段,郑商所共上市交易21个期货品种和6个期权——品种工具数量国内最多,广泛覆盖粮、棉、油、糖、果和能源、化工、纺织、冶金、建材等多个国民经济重要领域,其中PTA、甲醇、玻璃、硅铁、锰硅、纯碱等6个品种为全球首创,主要品种期现货价格相关性良好,“郑州价格”的市场影响力持续提升,有力带动大宗商品市场的现代化发展,助力我国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

  服务国家重大政策实施

  30年间,郑商所不断完善期货品种体系加强市场建设,持续贴近市场开展创新服务,贴近现货市场不断完善合约规则制度,通过充分发挥市场功能作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成效显著。

  郑商所相关人士介绍说,目前主要品种价格发现功能良好,多数品种期现货价格走势保持较高一致性,超七成品种的期现价格相关性系数在0.9以上,远期价格指导意义重大。如白糖期现货价格相关系数长期保持在0.95以上,“风向标”作用良好,国内重要的生产、进口加工和贸易企业,都将白糖期货价格变化作为现货销售策略制定的依据,根据市场变化调整销售策略和价格。

  据了解,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行业逐步去产能过程中,在产品价格波动性增强的同时,价格在企业成本线之下的时段拉长,对企业的风险管理需求更加强烈,需要利用期货市场稳定经营。

  在助力去库存方面,许多行业连续生产要求较高,为保障正常生产需要囤积大量原料,占用库容和资金。在相关期货产品上市后,企业可以利用期货市场进行目标库存管理,通过在期货市场建立“虚拟库存”,随时调整企业库存水平,避免累积太多现货库存。

  脚踏实地服务涉农产业

  期货市场发源于农业也服务于农业。期货市场集中公开竞价,及时汇集和反映大量相关信息,形成前瞻、权威、透明的期货价格。农产品期货价格一经产生,便实时、免费提供给市场,缓解中国农业“小生产、大市场”格局下买卖双方间、地区间信息不对称、传递效率低等问题,有助于引导资源要素合理流动,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整体效率和质量。

  郑商所相关人士介绍,通过期货套期保值,涉农主体能够有效转移其面临的农产品价格风险,稳定生产经营活动。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各产业链利用期货市场衍生出多种灵活的贸易方式,如基差贸易、含权贸易等,企业经营方式进一步丰富。

  此外,期货仓单的金融属性也为涉农企业融资开辟了思路。期货标准仓单质押给期货交易所,手续费折算年利率仅0.9%,能够有效降低实体企业成本。

  最后,“保险+期货”是郑商所发挥市场功能,服务“三农”的又一主阵地。自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开展“保险+期货”试点以来,郑商所“保险+期货”试点项目共立项78个,涉及棉花、白糖、苹果、红枣等品种,累计覆盖新疆、甘肃、陕西、广东、广西、云南等省(自治区)的国家级贫困县38个,涉及农户近10万户。

  民营经济是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元素。数据显示,近3年来民营企业参与郑商所期货交易的情况较好,绝大部分品种直接参与交易的产业客户中近九成为民营企业。其中,参与棉花期货的民营企业数量最多,达939家。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