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财经专题 > 30家头部券商把脉A股2021年大趋势:乐观派沪指看4800点,中性派保持冷静,谨慎派只看半年,明年金股藏在哪?

30家头部券商把脉A股2021年大趋势:乐观派沪指看4800点,中性派保持冷静,谨慎派只看半年,明年金股藏在哪?

市场走势总是变幻莫测,充满不确定性,怎么在不确定性中,提高自己的收益?

2020年的A股市场跌宕起伏,受新冠疫情、全球央行大宽松、中美摩擦等多重因素影响,A股上演结构性行情,机构资金持续抱团,消费、科技、医药三驾马车齐飞,龙头个股呈倍数增长。

时值岁末,如何看待2021年A股走势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截至目前,已有国泰君安、中信证券、中金公司、申万宏源、中信建投等30家券商发布年度策略报告。

多数券商预计,随着新冠疫苗问世,2021年全球经济将迎来复苏,上半年迎来阶段性盈利高点。同时,认为“十四五”规划是明年最大的主题机会。配置方向上,科技和消费仍有望成为中长期主线,此外顺周期板块也有相当配置价值。

不过,对于预期点位、投资策略、配置主线等,各家券商也是见解独到,分歧明显。

市场走势总是变幻莫测,充满不确定性,怎么在不确定性中,提高自己的收益?为此,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整理30家券商机构对明年A股市场的整体策略,并进行相应解读,便于投资者更好地把握A股投资机会。

2020年的A股市场跌宕起伏。-甘俊摄

乐观派:沪指看高至4800点

作为2020年最早喊“牛”的券商之一,海通证券对于2021年的A股市场还是坚定地看好,其观点认为,产业结构升级和融资结构转变大背景下中国股权投融资时代已经展开,借鉴1980年代前后美股经验,A股未来有望迎来长牛。其次,本轮牛市渐入高潮。我国正类似当年的美国,也处在产业结构转型期,未来A股也有望迎来长期股权时代。而且明年微观流动性依旧充裕,全年资金净流入将为2万亿元以上。

海通证券的坚定看多队友,还有东北证券和粤开证券。东北证券在21世纪经济报道统计的券商策略报告里,喊出4800点的沪指最高位。究其原因,其称全球收益率下行使得内外长期资金持续流入,预计明年进入牛市第二阶段初期,展望2021年,慢牛行情仍可能延续,而相对确定的宏观经济和企业盈利修复将成为明年支撑市场的主要力量。

粤开证券的预期也很乐观,预计沪指能够冲上4300点。具体到分析逻辑,明年在全球经济复苏及国内“十四五”开局之年政策红利驱动下,叠加疫情控制后低基数高增长的行业业绩增速背书,三重看多因素下,A股涨势有望延续。上证指数运行高点有三个预期区域:第一阻力区域在3700点区域;第二阻力区域为上证指数4000点区域;第三个预期点位约在4300点区域。

华泰证券、兴业证券、华西证券、中银证券、西南证券和东兴证券的预期也偏乐观,还抛出了牛背上交易、中国资本市场享受长牛、循环牛、中国牛、牛市第三年等各种牛市观点。

华泰证券基于经济长、中、短周期的位置判断和A股盈利、估值、供需的预测,2021年A股仍在“牛背”上,自上而下投资主线为全球再通胀和制造业投资周期回升。

兴业证券认为四点因素助推A股“长牛”:一是制度因素,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全面注册制即将实施,退市制度有望出台;二是监管因素,资本市场进入严监管时代;三是公司因素,优质龙头核心资产已经胜出,且越来越多好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四是投资者机构化,投资者结构逐渐优化、去散户化。

华西证券考虑到改革红利释放、上市公司业绩呈现结构性的亮点等诸多因素,预计2021年A股仍将演绎“循环牛”,指数由估值驱动切换为业绩驱动为主,上证综指有望在3200-3800点位区间。

中银证券判断2021年A股将受益“双循环”体系下虚拟经济繁荣,短周期盈利驱动和海外资本流入有望带领A股进入技术性牛市。风格方面,“循环牛”带来人民币资产重估效应,低估值金融周期崛起,龙头溢价明显。

西南证券策略研究首席分析师朱斌则旗帜鲜明地表示,2021年A股是一枝独秀“中国牛”,经济先于全球复苏,市场延续科技牛。

东兴证券的观点则是牛市进入第三年,2021年盈利改善的弹性史无前例,股票市场流动性维持充裕水平,增量的资金流入景气赛道。行业龙头的优势在疫情之后再次被放大,行业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差距在放大,但龙头的估值溢价还未全面显现。

中性派:回报率将明显低于2020年

在扎堆看好2021年A股市场的环境中,也有招商证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申万宏源和广发证券等多家券商保持冷静,认为2021年需要降低预期收益率。

招商证券认为2021年中国信贷周期将会进入下行周期,利率将会上行至高位,构成偏紧的金融环境;经济、通胀和企业盈利加速上行至二季度出现拐点;股票市场进入后政策红利期,股票市场供求关系边际恶化。A股整体呈现前高后低的局面,预期回报率将会明显低于2020年。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玉龙认为,明年市场上行的驱动力主要来自经济复苏,最主要的行情预计在一季度,预期2021年市场整体收益水平将显著低于2019年和2020年。

中金公司对明年A股市场指数走势持相对中性看法,根据疫情影响、增长与政策节奏把握阶段性与结构性机会是关键。阶段性来看,当前到未来一段时间,复苏深化仍是交易主线。待复苏预期反应更加充分、政策退出更加明确,市场指数整体表现可能开始受抑。估计这一时间点可能在明年上半年。

申万宏源预测2021年是A股市场的小年,2021年二季度到三季度大部分时间里市场可能处于弱势。因此2021年总量机会需要精确择时,岁末年初是第一个可能有效反弹的窗口。

广发证券策略戴康团队认为2021年A股的关键词是逆水行舟。2021年中国的金融条件将逐步收紧,该团队判断A股迎来慢牛中的震荡期,需要降低预期收益率。

谨慎派:只预测半年走势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所长黄燕铭提及虽然是年度策略会,其实只能预测六个月的证券市场,如果要预测下半年的股票市场,那只能在六个月后预测人们的预期。

展望2021年,疫情、中美等风险因素逐步落地,全球经济修复渐见曙光但流动性大潮将退。经济动能增强叠加春季躁动预期,市场对经济的增长预期进一步上修,会使得指数存在突破3500点的可能,但是仍将回归到2021年上半年3100-3500点震荡格局。

同样发布半年策略报告的还有东莞证券。对2021年上半年行情,其保持偏谨慎乐观的观点。2021年国内外经济有望稳步复苏,基本面因素将持续改善,“十四五”规划《建议》及两会带动政策保持积极,资本市场的改革深化为市场健康发展注入新动力,对中长期资金的引导及居民财富配置转移更为市场带来资金支持,不过货币政策回归中性,而资金面受到融资、大小非减持等因素影响,将维持紧平衡态势,难以对市场形成明显的资金支持。

大盘2021年年初仍有走强机会,而随着货币政策逐步回归正常及融资压力加大,将面临高位震荡反复压力,预计2021年上半年市场将屠苏送暖,砥砺前行,呈现冲高震荡格局。

消费、科技、周期、金融还是制造?

整体来看,各家券商对2021年市场主线的看法聚焦于几个板块,消费、科技、周期、金融和制造轮番被点名。

展望2021年,海通证券把科技类归位投资第一梯队:科技类行业2021年利润将加速增长,源于政策红利、技术红利,往后看计算机、传媒、新能源产业链等产业发展空间巨大;此外还需重视券商,短期看牛市三浪成交量放大将推高券商业绩。

西南证券同样认为科技是龙头,是主线。2021年A股关注高端制造、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科技基建等受益于“十四五”规划《建议》与行业上行周期的板块。同时适当关注商贸、旅游、影视等受益于行业复苏的板块。

除了科技,策略报告中频频出现的关键词还有消费和金融。

中金公司表明,看好消费中估值依然不高、景气程度可能进一步改善的行业;部分景气程度在改善的先进制造业;部分估值低、预期可能在改善的周期板块。

国泰君安判断市场主线从基建地产周期转变为全球原材料周期、从必选消费转向可选消费、科技需要集中精力,重点在新能源和电子。

东兴证券把金融股作为底仓配置,在受益于经济复苏盈利改善,估值具备修复预期之下,重点关注银行和保险。

多家券商认为,在经济复苏预期下,周期板块仍有配置价值。

中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秦培景表示,A股当前依然处于中期上行通道中,预计明年A股将经历慢涨“三部曲”,其中从跨年到明年二季度建议配置顺周期品种,包括可选消费、工业板块等;明年二季度中至三季度建议增配大金融和必选消费;明年四季度开始,科技板块和医药的相对配置价值将会提升。

方正证券指出,2021年,顺周期的可选消费、中游周期、强周期都有改善的契机,可关注传统经济周期及数字经济周期两条线索。

还有不少券商干脆“一网打尽”, 国金证券2021年A股的行业配置包括:一是低估值金融:保险、银行等。二是耐用消费品:汽车、家电、家具、消费建材等。三是涨价主线:有色、化工等。四是困境反转:航空、机场、酒店等。五是成长初期:5G、AI等。

不能忽视的风险因素,分水岭在二季度?

值得注意的是,一部分券商还强调了2021年需要注意的投资风险。

招商证券提醒,必须提防经济改善,通胀升温以后货币政策正常化,信用到期高峰和资管新规过渡期最后一年带来的信用环境恶化带来的信用环境的逆转,新增社融年内大概率转为负增长所带来的风险。

方正证券认为随着经济逐渐恢复到潜在增长水平附近,逆周期调整政策框架演变为跨周期调节,总量政策在2021年继续放松的概率较小,估值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受限。市场节奏看,N型走势概率偏大,明年一季度前还是找机会为主,一二季度之交市场存在调整的压力。

太平洋证券判断2021年上半年迎来阶段性盈利高点,国内外货币正常化,难以支撑市场估值大幅提升,需要业绩增长消化估值,业绩能否兑现将决定走势,市场波动放大。

大多数机构也认为进入二、三季度,随着全球流动性可能出现收紧,同时,叠加市场对于经济复苏预期更为充分,A股整体业绩高增长可能接近顶点,带动A股走势出现一定的调整压力。其间特别需要关注,业绩增长能否消化估值的负面影响。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