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前,《泰坦尼克号》以“you jump, I jump”的经典桥段造就了世界电影史上的一段传奇,而今《六人:泰坦尼克号上的中国幸存者》(简称《六人》)又让世人对泰坦尼克号背后的故事有了新的认知。
2012年,泰坦尼克号电影3D版重映,中国内地的票房近10亿元,几乎占此片海外电影票房的一半。
尽管中国人都熟悉泰坦尼克号这艘巨轮,但很少有人知道三等舱里有8位同胞,并且有6人幸存。今年4月中旬,纪录片《六人——泰坦尼克号上的中国幸存者》在国内上映。
这艘巨轮于1912年在从英国南安普敦驶向美国纽约的途中沉没,超过1500人遇难,700余人幸存。其中的六名中国幸存者在死里逃生抵达纽约港后,却被驱逐出境。为了还原这段真相,英国导演罗飞(Arthur Jones)与首席研究员施万克(Steven Schwankert)带领研究员团队,历时四年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六位中国幸存者的踪迹。
早在《六人》上映之前,就曾有人质疑:这么多人耗费这么多年功夫,去研究几个几乎找不到史料记载的人,值得吗?笔者认为,这其实也是导演拍这部影片想回答的核心问题。
伴随着影片中关于六名幸存者的线索一点点浮出水面,观众心中原有的质疑也会一点点消散——这样的执着当然是有价值的。当方容山的儿子终于知道自己的父亲曾以Fang Lang的名字登上这艘史上最著名的巨轮,得以幸存才有了方氏家族延续时;当罗威的孙子得知,一百年以后大西洋彼岸还有人一直心心念念这位英国船员当年慷慨援助时……该影片对于与故事有关联的每一个个体来说便有了足够的意义。
施万克说,如果人们只知道一艘沉船,那就是“泰坦尼克号”。任何能修改或是增加这个故事的一部分,都算很成功。
该片制片人罗彤认为不应该完全以赚不赚钱来评价制片人,她觉得把一帮人凑在一起,做成一件事,人生有一次这样的经历足矣。
与其说这是一部为历史“打补丁”的纪录片,不如说它是一项解构20世纪“海上商业奇迹”的研究。以小人物视角洞悉大时代变迁的作品并不少见,但鲜少有将“找寻”“确认”小人物身份的过程本身作为作品主题的。影片之初,我们甚至不知道这六个人的中文名字、身份、来处——我们看到泰坦尼克号幸存者名单上的Ali Lam,先是被纠正为Ah Lam,然后是“亚(阿)林”,以及后来的“林才”。影片最动人的一点,就是让无名者有名,为历史上的小人物找回他们原本的名字。
影片研究团队通过档案调阅、3D船舱模拟与亲历者后人口述交叉印证的方法,对六位幸存者的逃生经历展开研究,填补了泰坦尼克号历史书写的空白。
不过,我们还应当看到,这样的“打补丁”是有前提条件的,即故事由谁诉说、如何诉说。而另一方面,这次故事呈现的对象终于转移到中国幸存者身上,也必然有国家实力上升和中国电影市场规模巨大的因素。
围绕泰坦尼克号故事的传播、创作与再现,或许也反映了全球文化从业者们不断突破历史局限性、打破固有思维定势的探索历程。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