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奢侈品关店潮持续,普拉达在中国门店数量为33家,相比2014年的49家有所降低;阿玛尼门店数则从49家降至44家;而香奈儿门店数为11家,是最多店铺时期的一半。
零售业有望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中国大多数城市的零售物业租金将继续保持增长,下面由世界服装鞋帽网小编带大家去看看同时调查还指出,新增零售商进驻中国二线城市的数量正稳步增加。这是世邦魏理仕最新发布的调查结果。
2012年亚太地区新进市场的零售商中,奢侈品零售商占27%,紧随其后的是中档时尚零售商占18%,专业服装零售商以及咖啡和餐饮零售商各占12%,平价牛仔装零售商占11%。总体来看,中档时尚零售商增设新门店的速度快于奢侈品零售商。
12月7日,尼尔森公司在山东青岛“中国消费增长论坛”上发布调查报告称,中国的二线城市中有43%的受访者表示会更多依靠网上购物来寻找最实惠的商品,一线城市消费者这一比例则高达73%。
国际知名市场调研机构尼尔森7日在青岛发布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信心水平总体平稳,其中,二线城市消费者信心指数下滑幅度较大,只有96点。
尽管进入中国时间不长,“快时尚”在国内的发展速度却可以用“迅猛”来形容。以济南这座并不时尚的二线城市为例,去年11月才迎来了首个世界级“快时尚”品牌ZARA,而到今年8月26日恒隆广场开业时,这座城市就将拥有两个ZARA、一个优衣库了。到9月份西班牙的ZARA、日本的优衣库、瑞典的H&M、德国的C&A,不到一年,当今世界最负盛名的四大快时尚品牌将胜利会师济南。
走,去二线!这已是众多奢侈品品牌们对待中国市场的共识。的确,中国二线城市奢侈品市场这块金矿正待发掘。办法还是一个——读懂消费者。
中国三市(北京、上海、广州)的富裕人群数量占据中国富裕人群总数的48%,且其人均奢侈品销售点数量也已与纽约、芝加哥相当。奢侈品牌的下一波增长将会是在中国的二线城市出现。
相对国内较为低廉的价格、更广阔的选择范围、更优质的服务以及对真假性的无庸置疑,使海外购物一开始就获得了中国消费者的青睐。
虽然奢侈品消费在中国的历史只有仅仅不到20年的时间,却发展神速,现在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