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上海市质监局官网获悉,近期,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本市生产和销售的针织内衣产品质量进行了监督抽查
2019年2月18日,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公布2018年第三季度福建省工业产品质量省级监督抽查情
日前,山西省质监局通报了2018年第二季度组织开展的儿童服装等24种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涉及日用及纺织品、轻工产品、建筑和装饰装修材料、机械及安防、食品相关产品5类产品。
湖州市质监局官网发布2017年第4季度浙江省儿童服装产品监督抽查信息称,近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浙江省产品质量监督条例》的规定,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开展了全省儿童服装产品监督抽查,抽查了湖州地区30家企业的30批次儿童服装产品,合格28批次,批次合格率为93.3% 。
2015年国家监督抽查结果已通过质检总局网站分批向社会公布,质检总局已责成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抽查不合格的产品及其生产企业依法进行处理。
近日,金华市质监局开展了第二批“你点我检”服装类产品专项监督抽查。产品主要包括服装、印染布、牛仔布、床上用品、袜子等,合格率为99.1%。
按照《2014年第3季度学生校服产品质量省监督抽查实施方案》要求,对中小学生校服产品的纤维成分含量、甲醛含量、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等共20个项目进行了检验。
据介绍,这些不合格产品多通过“天猫”、“京东”或“1号店”电商平台对外销售。记者昨天分别登录上述涉及的网店网址查看,显示“商品已经下架”或“找不到了”。
抽查了6家企业生产的16批次产品,重点对帮底剥离强度、成鞋耐折性能、外底耐磨性能、勾心硬度、勾心抗弯刚度、成型底鞋跟硬度6个项目进行了检验。
质检总局公布羊绒针织服装电商产品抽查结果,从电商平台买样或从物流仓库集中抽样的方式,共抽查了44家企业生产的45批次产品,一起来看看详细的资讯吧。
家里新购的被子和枕头,使用后出现皮肤过敏反应,最好检测一下这些产品是否pH值超标。昨日,省质监局发布二季度产品质量国家联动监督抽查情况报告,在被抽查的11种产品中,絮用纤维制品不合格率最高,达26.67%,其中突出表现在pH值超标和纤维成分含量不合格。
从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获悉,该局近期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针织内衣产品的省级监督抽查,共在合肥、芜湖、安庆、黄山等地生产企业抽取15组样品,样品全部合格,合格率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