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棉花供需形势分析月报显示棉花面积将进一步减少。接下来的时间,大家就跟着世界服装鞋帽网的小编一起来看一看详细的资讯吧。
随着2014年4月国储棉抛售价格的调整,国内棉价急剧下跌,内外棉花价差逐步收窄。与此同时,粘胶短纤和涤纶短纤等主要替代品的价格却步步走高,棉花与其替代品的价差迅速回落。
随着2014年4月国储棉抛售价格的调整,内外棉花价差逐步收窄。棉花与其替代品的价差迅速回落。国内棉价急剧下跌,
海外直购有拉动韩国国内商品降价等积极影响,但是也有可能造成国内生产萎缩、就业机会减少等负面影响。接下来,一起来看看详细的资讯吧。
从每亩单产来讲,中国棉花在全世界最高,差不多是印度的两倍,按说中国棉花在世界上应该非常有竞争力,但实际情况却是,中国的棉花价格成了全球最贵。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就是国家2011年开始实施的收储政策。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为2625.6亿美元,同比增长3.3%,增速为2010年以来最低。自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启动之后,虽然国产棉花价格告别“坐过山车”而趋向平稳,但由于与国际棉价相差巨大,让不少广交会上的参展业大叹“输在起跑线上”。
记者近日从海关处获得最新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棉制纺织品出口额为186.4亿美元,同比下降6.0%;棉纱线进口额达35.7亿美元,同比增长46.0%,占进口总额的67%。棉纺织协会专家指出,此种悬殊差距主要原因是国内外棉价差长期倒挂,而且这种形式仍将继续蔓延并且扩大。
我国第一大棉花进口口岸———黄岛口岸原棉库存激增,满库率已超过警戒线。进棉多出棉少,是黄岛口岸面临的处境。“国内外棉价价差大,使得进口原棉的积极性高,再加之下游需求又比较低迷,才造成了黄岛口岸棉花‘滞库’的现象。”
受国内外棉价倒挂、下游消费疲弱、终端产品出口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中国棉纺织行业的效益已经难现2010年的辉煌。中国棉纺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行业主营业务收入15468亿元,同比增长29.5%,增速较上半年回落4.34个百分点;利润总额859亿元,同比增长30%,增速较上半年回落19.4个百分点。
受国内外棉价倒挂、下游消费疲弱、终端产品出口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中国棉纺织行业的效益已经难现2010年的辉煌。中国棉纺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行业主营业务收入15468亿元,同比增长29.5%,增速较上半年回落4.34个百分点;利润总额859亿元,同比增长30%,增速较上半年回落19.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