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以丝代绒”劣质羽绒服事件被曝光,羽绒服相关话题最近频上热搜。11月28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
2019年11月1日,全国服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羽绒服装分会(SAC/TC 219/SC1)在江苏省常
2019年11月1日,全国服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羽绒服装分会(SAC/TC 219/SC1)在江苏省常
天气变冷,羽绒服销售进入旺季。据悉日前,石家庄市质监局对全市毛绒制品、保暖服装生产企业开展了监督检查,发现市场上的羽绒服良莠不齐。
记者走访榕服装市场发现,不少商场百货以及商业街设有富贵鸟专柜。“富贵鸟”男装标称充绒量87克;含绒量80%;对应的绒子含量要求不低于72%;实测为62.9%。
秋冬季卖价在2000多元一件的羽绒服,价格能低至一折,不到200元;摊摊上卖的羽绒背心,价格低到30元一件。衣服不能拆,里面是不是羽绒,消费者无法“眼见为实”。该公司副总经理蒋宇说,淘宝或者批发市场里几十元钱的“羽绒服”,都是歪的。
在刚过去的2013年,质检总局共抽查13个省(市)60家企业生产的60批次羽绒服产品发现,质量问题集中在羽绒含绒量和绒子含量低于明示值;面料纤维成分实测与明示名称不相符,面料耐水色牢度低于标准规定。今天,记者走访北京商业区发现,羽绒服价格高低与含绒量成正比,但多数消费者不知道面料纤维成分、填充物质量的要求。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2013年关于羽绒服装等11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其中真维斯等品牌羽绒服被爆含绒量不合格,部分羽绒服的充、含绒量却成了“隐私”不予标注,同时也存在充绒量缩减的现象,现在跟小编一起看看详情报道吧!
《羽绒服装》新国标中,含绒量是指羽绒在填充物中的比重,充绒量是指在服装里填充羽绒的总重量。同时,新国标要求充绒量和含绒量必须明确标注。大连市场部分品牌羽绒服含绒量缩水,而大多数消费者对含绒量、充绒量却并不了解。
新年将至,商场冬季服装纷纷打折,不少消费者趁这个时机购买羽绒服。记者发现,很多羽绒服所标注的含绒量都达到了90%,但是保暖程度却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原来,羽绒服还有一个“充绒量”指标,消费者光看含绒量这个相对数值是不够的,还要看充绒量这个绝对数值。
根据今年2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的《羽绒服装》新国标规定,羽绒的含绒量“明示值”不得低于50%,并明确标注填充物的名称、含绒量和充绒量。含绒量是指羽绒在填充物中的比重,充绒量是指在服装里填充羽绒的总重量。很多消费者只知道买羽绒服要看含绒量,却很少留心其充绒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