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开始摒弃GDP至上理念,开始追寻更健康的经济发展的今天,对股市的“指数拜物教”也可以休矣。监管
为什么西方品牌总抓不住中国人的审美刚需?为什么中国商业品牌总是爱用白人模特?是时候想一想市场真正的需
2006年时,一众快时尚大牌入驻中国,其中包括ZARA、H&M、优衣库等,可是在十年后的今天,却感觉已经走到了尽头。
经济“新常态”之下,政府如何看待GDP增长?正在举行的地方“两会”提供了一个观察窗口。从公开信息看,有的地方下调了今年的GDP增长预期,有的取消了这一指标,有的对其进行了优化,GDP指挥棒渐行渐远。
中国年轻消费者拒绝珠光宝气,对缺乏独特性的西方大牌不再那么热衷,令奢侈品牌商不知所措。用流行的网络用语总结,就是中国买家“涨姿势”。
江都工商局接到上级转办申诉举报,称有人拨打央视12315晚会热线电话,反映苏中商贸城内有人在网店里销售假冒“蜘蛛王”皮鞋。这是江都工商局首次接到央视315晚会热线申诉举报。最终,经过调查和协商,经营者退回消费者全部购物款,并给予一倍赔偿。
中国是奢侈品消费的第二大国家,如今,崇拜奢侈品logo风潮渐渐退去,奢侈品牌又刮起了一阵定制风,定制主要是针对高端消费人士,从前的奢侈品牌给中国带来的是经典款,基本款,而如今的定制,就是为消费者带来独一无二或者限量版的产品,发展会如何呢,有待市场考验。
2011年6月9日,世界奢侈品协会与中国贸促会贸易推广中心联合发布的《世界奢侈品协会2011官方报告蓝皮书》称,2010年2月至2011年3月底
谈到手表的“文身”,或许你能立刻联想到机芯上那些精细的日内瓦波浪纹打磨、云纹处理,不过这都属于“皮下组织”,暂不归为本文的讨论范围。
一说到国际知名品牌服装,我们经常会用面料考究、做工精细、质量上乘等词汇来形容它。虽然国际知名品牌服装的价格不菲,但是凭借质量和品质还是吸引住了不少的消费者,国际品牌因此一度成为中国消费者的抢手货。
当然Warren Buffett、Bill Gates对于大连Trands西服的喜爱,让国内的服饰行业也算长了脸面。对这个新兴的品牌,但愿将来它能够在利润丰厚的奢侈品市场,与Gucci、Amarni、Prada分得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