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在2023工业互联网标识大会(江苏)现场,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服务网络,基于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生产更多节能的产品,对于企业、行业来说,不仅可以更好地践行“碳达峰、碳中和”
多买一件涤纶衣服就增加碳排放47千克,相当于驾驶私家车行驶20公里的排碳量,你知道吗?我们购置新衣服时,已不知不觉地增加了碳排放。昨日,“低碳服装”调查结果显示,近九成人不买“低碳服装”的账,过半消费者并不相信服装上所标有的“低碳标识”。
记者从在佛山举行的“纺织服装产品最新技术标准、产品培训会”上获悉,即将在今年8月1日起实施的纺织业新国家安全技术规范标准中,多项安全标准将提高。而出口法国的纺织服装须贴上碳标签。
碳标签,是为了缓解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广低碳排放技术,把商品在生命周期中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产品标签上用量化的指数标示出来,以标签的形式告知消费者产品的碳信息。
记者随后与该负责人在交流中了解到,企业也想将低碳成果展示出来,但行业目前没有通用的具体统计手段,也没有验证这个数据真实性的权威机构,让企业也有些许无奈。
作为全球化产业链条上的供给方,中国的大部分纺织外贸型企业也势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他们的备战状态如何,值得行业一探究竟。
其实在当前国内面料企业的发展规划中,低碳已经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低碳带来的经济效益已经摆在了企业面前。然而,面对着碳标签的到来,国内面料企业有必要进行一次全面摸底。
国内不少纺织服装企业已经认识到低碳经济带来的压力或将不期而至,在供应链方面,企业已有了一些降低产品碳排放的办法,27.07%的企业认为应该系统地整合上游和下游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