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给自己一个障碍 人际关系中的自我营销

给自己一个障碍 人际关系中的自我营销

为了使别人得到好的印象,略微改变自己的所作所为,显然这是展示自己的一种方法。每个雄心勃勃的应聘者都知道你必须突出优点而掩饰缺点。

  为了使别人得到好的印象,略微改变自己的所作所为,显然这是展示自己的一种方法。每个雄心勃勃的应聘者都知道你必须突出优点而掩饰缺点。实际上,我们不断地记录着别人如何看待我们,并且据此调整自己的行为。不过,在正常日常生活中,这种情况不那么引人注意,我们自己常常也对此是不知不觉的。


  为了办成某事,你纯粹从自己利益出发赞扬别人。但是,同样的做法,也可以是为一个无私的目的服务,例如为了让别人感到轻松。在所有的这些情况中,都谈得上自我展示,也就是说,你有意无意地要对别人对你的看法施加影响。


  甚至在吃饭和性爱的领域里我们都有自我展示。例如,事实表明,当女人和男人出去时,她们担心男人觉得她们的女性素质不够,因而就吃得少一些。就性爱而言:假装自己达到了高潮,是自我展示的典型形式,这常常既是为了满足对方(让他觉得自己是很好的情人),又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避免关于是否达到了高潮的罗嗦)。


  自我展示并不总是表示欺骗。当我们赞扬一个人时,这未必意味着我们在说谎。我们的话也许的确是真心话,但在其他的情况下可能是不会说出来的。这就要根据情况而定,一般来说我们会有点夸张,或者会略微削弱事实。比如说,我们在应聘谈话中会大谈特谈的一些话题,在朋友面前恰恰会避而不谈,因为此时我们认为谦虚的态度会改善自己的形象。


  自我展示最重要的目的是争取做到你被他人认为是不错或者是能干的。


  做到别人认为你不错,究竟在什么时候是重要的呢?尤其是在你认为你依赖于那个人时,情况就是这样的。例如,假定你堕入爱河了,那么此时你就依赖于他人,因为你希望对方喜欢你。此时要使对方喜欢你是很重要的。有很多办法来做到这一点的:笑、赞扬对方、表示愿意帮助、同意他或她的看法、表示感兴趣等,也许最后的这个做法是达到目的最常用的办法。同意某个人的看法是很好的战略,但这是有风险的,因为别人会认为你是没有自己主张的人,而只是跟着别人说话的人。在那种情况下,那种做法会适得其反。


  在等级关系中,例如在老板或权力比你大的一个人面前,你也依赖于他人。你的老板能影响你的工资、你的休息日、你参加某个培训班的机会等。因此你也努力做到让老板喜欢你。


  “人脉资本”的积累


  令人烦恼的是你的老板当然很明白你依赖于他或她。这真令人烦恼,因为在你依赖于别人的关系中,你为了得到别人欢喜而做出的努力更加引人注意。因此,与对门卫或马路拐角上的面包师的赞赏相比,对老板的赞赏更容易被视为“拍马屁”。所以你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局面,它被称为“马屁精处在左右为难的尴尬局面”:正当需要产生肯定的印象时,即当你依赖于对方时,拍马屁更容易引人注意,使得你的自我展示有可能不带来所希望的效果。与此相反,在面对我们完全不依赖于他们和手中完全没有权力的人们时,我们可以毫无节制地使劲地“拍马屁”。但在这样的情况下,这样做恰恰是没有什么好处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各种办法解决这种使自己左右为难的困难。一种策略是掩盖自己的依赖性。如果对方不知道你依赖于他或她的话,当你对那个人额外地友好时,那个人就不会轻易怀疑你有隐蔽的目的。然而,你并不是总是能够掩盖你的依赖性的。在那种情况下,人们常常试图创造一种他们的依赖性不那么突出的局面。例如,当他们想被老板喜欢时,他们就邀请他来他们家(这是他们自己控制一切的领域)吃饭,或者建议一起在咖啡厅(这是大家平等的领域)里喝点饮品。这样,他们就创造了他们的依赖性不那么突出的局面,以致他们能够进行更多的“拍马屁”。


  一个类似的妙计是在你请求提高工资之前很久就已经开始拍马屁。我们实际上应该把对权力更大的人的友好行为视为某种银行账户的创建:你每次向一个权力更大的人表示赞赏、要帮助他、或者支持他的看法时,你在积累一些资本。在对方明显不必回报你的时刻时,尤其是这样的:此时你的友好行为显得是无私的。只是在以后很久,当你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拍马屁资本”时,你可以向对方提出某种请求。


  做到对方不怀疑你拍马屁的第三种办法是,不要总是表示完全同意的意见。例如,当老板说“今天的咖啡怎么这样淡”时,他们就表示不同意。这样,他们避免了他把他们视为拍马屁者的风险。当谈话涉及真正重要的事情时,他们当然同意老板的意见。这种行为将更容易被老板视为是表达自己意见,而不是试图对老板拍马屁。


  最后的一种策略是“间接的拍马屁”。例如,因为你知道女秘书会把你的话讲给老板听,你对女秘书说,你从来没见过这么棒的老板。假若你直接向老板说这样的话,这会产生拍马屁的印象。但如果是别人说的,你不会被怀疑是讨好老板。


  微妙的自我营销


  除了需要被认为是可爱的人之外,我们常常也需要产生被认为是有能力的人的印象,例如在应聘时,在面对一个潜在的顾客或客户时,但也在亲友好像是在低估我们的能力时。那种情况被称为自我营销,就是按字义说的营销,就是“营销”你自己,为你自己做广告。


  如同有很多的战略可以用于使人喜欢你,也有同样多的――甚至可能更多的――用于使人觉得你能干的战略。这并不奇怪,因为自我营销更困难,并且需要做得更加微妙。我们不能毫无节制地大谈特谈自己有能力,因为那样做很快被认为是说大话和骄傲。因此,如果你想让别人相信你善于做某件事情,你不能说得太露骨。但是,你可以显示你的本领。因此,人们有时故意推迟执行他们擅长的某项任务,因为他们希望在有能够见证他们成功的人在场时才执行该任务。


  另外的自我营销技巧是对他人对你的成绩的理解进行“引导”。你必须很小心,但过于谦虚也不好。当某个人取得了了不起的成绩,但随后说“啊,那没有什么”时,那很容易被认为是傲慢。这一切又取决于观众对你的能力了解的程度。如果他们知道你擅长做某件事情,你可以表现得很谦虚,例如说别人帮助了你取得某项成绩。这样做使观众产生了不错的印象,而实际上他们本来已经深信你有能力。但如果别人对你的才华不了解,谦虚就不很有效,因此建议你更加突出谈论一项好成绩是你取得的。例如,你不要说一项任务是容易的,或者你得到了别人的帮助的。如果你在某一点上失败了,你应该详细谈对你不利的因素。你可以提一提你无法影响的外部因素(“考驾照时,考官严格得太可笑”),但也可以提一些内部因素(“我一个礼拜都感冒”)。一般来说,与缺少能力相比,缺少投入不被认为那么严重。这是因为,投入可以控制,下次可以改进,而能力不是这样的。


  给你自己设置一个障碍


  经常发生的事情是这样的,即在一项成绩公布之前,人们已经表示自己的投入不够,由此预先保护了自己。例如,一个大学生去参加考试时对别人说,他准备得很糟糕,或者在前一个晚上去了迪斯科舞厅。如果他后来考试没有通过,他已经保护了自己:那是因为投入得不够。如果他还是得到了很好的分数,那意味着他特别有能力,因为虽然他努力得不够,他还是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他应该是很聪明的呀!


  同时那种行为又不是很聪明,而这是因为两个原因。首先,它能够使别人感到讨厌,尤其如果你经常那样做。其次,它能够真正地阻挠你取得好成绩。当人们说他们不努力,这多半也是事实。实际上他们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取得好成绩的门槛,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这个背景下人们谈论自造障碍:人们给自己设置的障碍。这有可能是通过不进行努力,或者(那个大学生)在考试前的晚上去参加联欢会而发生的。一些研究人员提出,过度饮酒能够起到自造障碍的作用。人们喝酒是为了针对失败预先保护自己。当某件事情失败了时,可以把失败归咎于酒精的作用。显然,这种行为不仅在成绩差时能够作为一个理由,但也能够导致人们表现得更加糟糕。


  表演“难于得到”


  因为当人们对权力更大的人表现殷勤时很容易被怀疑有隐蔽的目的,所以人们希望能够掩盖自己的依赖性。另外的原因是,依赖性会导致谈判地位降低。不管所涉及的是一项婚事,还是一笔商业交易,如果对方知道你很依赖他或她,他或她就可以为了不良的目的利用这一点。例如,在你购买或出卖一栋房子时,这一点起作用。出售者会说,很多人对房子很感兴趣。他的实际意思是:“我不依赖于你们的报价。”潜在的购买者说,他们还要看更多的房子,花园其实很小,厨房必须更新,等等。他们实际上说:“如果我们报价,你应该高兴。”每个中介商人都知道:当一个人在看一栋房子时会有各种各样的意见,他就是想买那栋房子;在关于价格的谈判开始之前,他已经开始提出自己的意见了。


  当人们恋爱时,他们常常也试图掩饰自己的依赖性,因为依赖性能够使自己觉得是脆弱的。只要对方不知道自己有依赖性,自己就感到安全。另外还有一个动机使这种传播更为广泛,即因为人们尤其对很难得到的人或东西感兴趣而上演一出称为“难于得到”的戏 。这种想法成为了向女人介绍怎么样才能俘获男人的书的依据:不要采取主动,不要打电话,下一次约会推迟几个星期,等等。


  幸亏人们并不总是更加强烈希望得到难于得到的东西。关键是,人们本来觉得很有吸引力的东西或人,如果难于得到,它们或他们就更加具有吸引力。如果你喜欢甘草糖,而你来到了没有甘草糖出售的国家里,它就变成你更加喜欢得到的东西。但如果你不喜欢甘草糖,这就无所谓了。如果你觉得一个人有吸引力,而那个人不是主动地与你接近的话,他或她可能变得更加富有吸引力。问题是,很多人在还没有建立初步的吸引力之前很久,就已经开始表演“难于得到”了。而当对方和你一样不肯为了建立浪漫的接触而低三下四时,这种形式只会让你自己吃亏。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