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中国第五大名绣,是贵州苗绣的梦想。用贵州省妇联主席罗宁来的话来说,带领贵州50万绣娘增收致富,是她当前最大的“中国梦”。
记者:今年8月贵州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实施妇女特色手工产业锦绣计划的意见》。这对于贵州妇女来说意味着什么?
罗宁:这份意见是贵州妇女期盼已久的惠民政策,是一项帮助贵州妇女就业创业的民生工程,得到贵州省长陈敏尔的高度关注。这在贵州妇女手工业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记者:您是如何看待贵州苗绣的?
罗宁:现在,能考证和分辨的贵州苗绣技法有18大类,每一类又有若干绣法。为了表达和记载本民族的感情和历史,苗绣一般以抽象和具象的图案表现情感和故事。但苗绣在注重原生态的同时,常常避免不了夹带着的一种乡土味道。
受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苗绣因为耗时耗力等特点,其作为衣服的功能,逐渐淡出人们视野。即便是本民族的服装,也只有在重大活动和节日的时候,才盛装出迎。近二十年来苗绣承载的原始古朴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了热捧,许多人将其当做一种纪念品甚至文物收藏在家,端详观赏,爱不释手,它更多发挥了装饰的作用,一些精美的作品一旦收藏,一放就是几十年。
如果苗绣被定位为观赏物件,就决定了它的市场空间相对狭小。一方面收藏的人群有限,另一方面收藏时间长,更新换代频率慢。只有把苗绣从收藏品的神坛上请下来,植入到生活实用品中,拓展产品谱系,苗绣的市场才有可能做大。因缺乏独立的统计口径,经抽样分析,贵州省妇女民族手工年产值在5亿元以下。业内认为,苗绣产值每年不到2亿元。
而实际上,苗绣从观赏件到实用品的转变途径很多。当下使用的iPad和iphone的包,苗绣也可以作为装饰与其捆绑售卖。当苗绣作为服装、包具、饰品、家居、日用品、礼品工艺品、商务配件等多个品类装饰出现,其作为消耗品的生命周期,就是苗绣的市场潜力所在。
记者:对于苗绣与时尚的结合,你们有什么探索与收获吗?
罗宁:首要的是“观念需要提升。”动漫元素、后现代艺术等都可以引入苗绣,特别要瞄准时尚女性和儿童市场,把传统苗绣改良为与城市时尚接轨的生活用品配饰。目前,贵州已有多家妇女手工企业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也有不少产品获得了很好的市场声誉。我在今年3月参加全国人代会期间向代表们推介了一款苗绣时尚女包,并亲自佩带展示效果,实践证明,这样的产品能使人眼前一亮,受众广泛。省妇联目前接触的更多的省内企业,他们的产品在设计上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但这条路还是任重道远。今年7月11日,第十三届中国(深圳)国际品牌服装服饰交易会开幕。国内30多个机场候机厅都能看到的知名高端品牌SKAP (圣伽步) 牵手贵州苗绣,展览成为一道风景,这是我们贵州特色手工产品“借船出海”的一次有益探索。
记者:传统印象中,苗绣常以廉价的旅游商品被放在各地景点叫卖,形式传统而保守,“锦绣计划”实施后,在这方面有什么考虑呢?
罗宁:这个问题也是我们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在营销环节,贵州省妇联援请的“锦绣计划”专家团队中,就有来自天猫商城的电商实操专家。我们希望充分利用电子商务销售平台布局快、影响面广、销售成本低等特点,组合包括苗绣在内的全省优秀手工品牌和产品,引入外部优秀团队,嫁接淘宝、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通过亚马逊、乐天等平台开辟海外电商市场。同时,我们还可以在北京、上海等核心城市与大型旅游市场建立品牌连锁实体店。并据此培育民族文化产品的专项渠道品牌。此外,苗绣还可以通过成熟渠道与合作伙伴,以合作设点或建立代理关系的方式,完成海外布局。
{page_break}
记者:对于苗绣的未来发展之路,您有什么愿景?
罗宁: 在“锦绣计划”实施之前,贵州对于苗绣的政策导向和政府扶持力度不足。尤其缺乏与产业发展需求匹配的运营主体, 缺乏在中高级管理人才、设计、营销等方面的人才。针对这种情况,贵州省妇联召集省内外专家进行调查研讨。我们与贵州省中小企业局、省商务厅等部门达成共识,为壮大全省妇女特色手工产业规模,找到一条“小商品、大产业”“小企业、大集群”发展模式。而这一切,都将仰仗“锦绣计划”的良好实施。
通过“锦绣计划”实施,我们希望把“苗绣”上升到“贵绣”层面,以图整合省内刺绣资源,打造“贵”品牌,并叫响“贵州绣娘”。让贵绣成为与四大名绣同等级的品牌,从四大名绣进入五大名绣时代。 据有关方面统计,目前贵州苗绣从业者约20万人。专家认为,苗绣就业空间实际上可以拓展到50万人。
记者: “锦绣计划”出台后将如何扶持妇女手工产业发展?
罗宁: 企业是最终的市场主体。企业活了,市场就自然活了。由此,对于苗绣企业的扶持变得尤为重要。这样的共识,不仅是贵州省妇联,更多地体现在贵州省级领导层面。贵州省人大副主任龙超云、贵州省副省长陈鸣明、王江平等省领导高度重视,龙超云还亲自为“锦绣计划”命名。“锦绣计划”在贵州的重视程度显而易见。贵州省政府为此建立了以分管工业的副省长和联系妇联工作的副省长为召集人的“锦绣计划”实施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妇联,与省妇儿工委办公室合署办公,成员单位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中小企业局等省直相关部门组成,统筹组织实施“锦绣计划”。
锦绣计划明确指出,贵州手工业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为载体,以刺绣、蜡染和民族服装服饰为重点,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实现民族民间特色手工产业与妇女事业同步发展。按照计划,到2015年,全省妇女特色手工企业、专业合作社达到1000家,,重点培育50家优强企业、100家专业合作社。全省妇女特色手工产业产值达到30亿元,从事特色手工产业的妇女达到50万人,带动125万人脱贫。
同时,意见要求,省商务厅、省中小企业局等每年组织“绣娘”参加国际展会不少于两次,加快培养一批省级、国家级刺绣艺术大师。从2013年起,贵州省中小企业局每年筛选一批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绣娘”创业项目,进行重点扶持,打造一批“绣娘”品牌群体。
在这个计划中,税务部门对从事特色手工业、按期纳税且月销售额不足2万元的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免征增值税和营业税。对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的妇女特色手工产业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就在一个月之前,也就是9月13日,贵州省妇联在贵阳召开了贵州省妇女手工协会成立大会。手工协会会员近150人出席了会议。协会会员来自贵州9个市州28个县区,行业涉及刺绣、蜡染、民族服装服饰、雕刻、银饰、编织、剪纸等7大类。
在这次会议上,贵州省科技厅和贵州省妇联还签订了《贵州省妇女创新创业合作基金协议》,设立“贵州省妇女创新创业合作基金”,决定从今年至2015年每年由双方共同出资100万元用于提升妇女特色手工产业技术水平。协会的建立,给贵州手工业从业者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也相当于给她们找到了娘家,同时,又推动妇联工作向产业经济靠拢,这是贵州妇女工作的一大亮点。
来源: